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经视点 > 正文

欧美股市收盘暴涨
2011-12-01 17:05:06   来源:   评论:0 点击:

  受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协同增强金融系统流动性的影响,30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上涨,涨幅均在4%以上。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和瑞士国民银行当日宣布自2011...

  受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协同增强金融系统流动性的影响,30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上涨,涨幅均在4%以上。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和瑞士国民银行当日宣布自2011年12月5日起将几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以降低融资成本,向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同时,美联储延长与其他五家央行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的期限至2013年2月。这些举措提振了市场信心,使纽约股市股指的当日涨幅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发布的报告显示,11月美国私人部门就业人数环比大幅增长20.6万,远高于此前市场预期,也大幅高于10月份环比增加的11万人。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涨490.05点,收于12045.68点,涨幅为4.24%。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涨51.77点,收于1246.96点,涨幅为4.3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04.83点,收于2620.34点,涨幅为4.17%。

  伦敦股市30日大涨超3%

  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30日大涨,报收于5505.42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68.42点,涨幅为3.16%。

  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等央行发布声明,宣布将采取联合行动挽救全球经济。受这一消息提振,欧美股市普遍大幅上涨。

  伦敦市场资源股涨幅明显。智利铜矿商安托法加斯塔收盘价上涨9.23%,成为市场最大赢家。哈萨克铜业集团上涨6.51%,韦丹塔矿业上涨6.47%。国际矿业巨头力拓和必和必拓的涨幅也均在6%以上。

  银行板块大幅上涨。苏格兰皇家银行、莱斯银行和巴克莱银行收盘价分别上涨7.53%、7.1%和6.66%,分别排在涨幅榜第二、三、四位。

  当天欧洲其他两大股市也均大幅上涨。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以3154.62点报收,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27.86点,涨幅4.22%。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收于6088.84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88.93点,涨幅为4.98%。

  -------------------------------

  全球六大央行再次联手注入流动性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30日发表声明称,美联储决定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采取协调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声明称,将把几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基点,该举措将从12月5日开始生效,互换协议将延长至2013年2月1日。

  声明称,此次下调互换利率旨在缓解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状况以及资金紧张对家庭和企业信贷供应的影响,从而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表示,目前美国金融机构在短期融资市场获得流动性没有困难。如果形势恶化,美联储拥有一系列工具为这些机构提供有效的流动性支持。

  去年5月,因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形势恶化,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市场对美元的需求显著增加。美联储启动了与其他西方主要央行的临时性货币互换机制,原定截止日期为2011年1月。去年12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恶化,美联储延长这项政策至2011年8月1日。今年6月,美联储又将这项政策延长至2012年8月1日。(中国证券报)

  中国央行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得很严峻。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深化与扩散,国内经济减速似成定局。据最新发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11月份汇丰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8.0,为32个月以来最低,比上月大幅回落3.1,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比预料要快。

  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强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很难独善其身,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告别长期以来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一个下降通道,即“拐点”已经出现。进而,担忧经济减速是否会影响就业、财政乃至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是否还要复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

  这确是个考验宏观调控智慧的棘手问题。确实,经济减速对当前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一旦经济明显减速,就会暴露或放大过去被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掩盖的一些矛盾与问题。

  但笔者认为,不必过于担忧。

  第一,如果明年经济增速回落至8.5%,也是一个正常水平。如今,中国经济已位居全球第二,体量比过去大好多倍,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经济像过去一样两位数增长有些不切实际。相对于同样经济规模的国家来讲,8.5%的经济增速也是很快的。从这个角度分析,明年经济增长放缓只是一种适度回落,不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伤筋动骨的不良后果。

  第二,从影响经济减速的结构性因素看,出口以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但今年可能再次为负,也是拖累国内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因素。虽然投资对经济增速有较大贡献,但贡献程度也在减弱。相比之下,消费对经济增速的贡献度有微弱增加。对经济减速的这种结构性影响,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一定冲击,也是控制通胀等宏观政策主动性调控的结果之一,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增速回落也影响很大。据此观察,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符合中国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第三,经济减速也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今年以来,中国一直把抑制通胀放在宏观调控的首位,以防止高通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构成的负面冲击与破坏。现在,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将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从这两个月来CPI同比增长幅度回落中可见一斑。这表明,宏观调控的效应已经体现。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将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适度水平,不但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第四,从根本上讲,经济减速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历史经验表明,如果现有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正常运转和维持,且经济还能取得较高增长时,要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很难。因为,这一发展模式下已形成的既得利益者有动力和能量来干扰国家的宏观调控,促使宏观调控偏离方向。

  鉴于改革的推进总是在逆境下取得的,经济要高速发展,必须有相应资源如资本、劳动力、土地和矿产等的投入。当经济体量不大时,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还可以得到满足,但当经济体量已经变得非常大时,保持相同增速需要的资源保障是过去的几倍之多。世界不可能满足中国经济高增长所需的这么多资源需求。即便可以满足,也会引起价格的暴涨,能否承受得起也是个未知数。

  所以,这就需要中国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将发展速度放慢下来。只有适度放缓经济增速,才能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把注意力真正引导到调整结构和提高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上来。

  上述分析告诉我们,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要素成本上升所致,但也不必过于担忧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鉴于未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服务业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城乡、地区和贫富三大差距仍将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估计中国仍能维持8%-9%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速不会回落得太低。也就是说,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来看,当前经济减速对中国而言并非是不可容忍的。

  当然,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经济减速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对宏观经济展开“预调微调”,促进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日前,央行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示了这一进程已经展开。(上海证券报)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欧美 股市 收盘

上一篇:大元股份董事长财务总监辞职
下一篇:18大产业规划11月份集中出炉 相关板块现短期行情 _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