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现象格外严重。笔者就此问题在江西赣州市展开实地调查,并提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困境表象
(一)融资感受趋紧。感到银行贷款“非常严”的企业比例为28.11%,同比大幅提高11.35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高6.57个百分点;相反,认为融资资金比以往“较容易”的企业则大幅减少,仅占1.62%,同比减少11.89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减少4.53个百分点。
(二)外源融资增加。从被调查企业的融资结构看,2011年1~8月企业外源融资35.75亿元,同比增长19%,占企业融资总量的45.2%,占比比上年增加10.2个百分点。在外源融资结构中,今年以来虽然银行贷款占据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总量的绝大份额没有改变,但企业通过票据融资、民间借贷、担保公司筹措等融资金额呈现飙升,有30家企业有民间借贷,有18家企业有票据融资,有7家企业有担保融资,融资金额占比增加3.5个百分点。
(三)资金紧缺加剧。一是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二是企业贷款满足率下降。三是企业资金缺口加大。
(四)资金周转减缓。一是企业资金占用增长较快。二是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下降。
原因分析
(一)房地产行业聚集大量资金,产生“挤出效应”。多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成为了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赣州为例,2010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0.54%。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资源无疑大量向房地产领域集中,信贷资源的表现更是明显,“贷长、贷集中”特点突出。一方面是“贷集中”。据统计,2010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5.78%,对房地产的贷款投放占当年新增贷款的32.46%,如果再加上大量的房地产关联产业和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其他贷款,该市信贷资源向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更高。另一方面是“贷长”。房地产及建筑业的资金使用周期较长,一般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如项目开发贷款3~5年,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也在1年以上,按揭贷款更是长达数十年,信贷资金一旦进入房地产行业就难以短期内周转退出。另外,社会资金多年来也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或房地产关联企业。就上述而言,辖区房地产业占用的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较多、且长期占用,其它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必然大量压缩,这样必然导致许多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挤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贷款困难加剧,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房地产行业由此在较长时期承受“挤出”之苦,难以顺利发展。
(二)重点项目后续投入硬性约束,产生“挤占效应”。2009年以来,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四万亿元投资经济刺激计划,各经济区域围绕交通、能源、城市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2010年末,赣州市公共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达138.95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量的16.42%。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由于金额大、期限长,普遍是备受信贷关注和青睐的优质对象,因此在信贷规模偏紧的情况下,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和优势产业仍然是被优先支持的。而且,由于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链和产业链相对较长,如果发生资金链断裂的话,会影响前期已投入的大量资金,即后续投入带有一定的硬性约束,对此金融机构一般都会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的资金链不断。在当前信贷规模趋紧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的刚性需求,显然会对中小企业贷款产生“挤占效应”。据调查显示,机械、化工、轻工、电子、食品等传统制造领域的中小企业,感觉融资更为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新困境的表象和根源
2011-12-06 04:51: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现象格外严重。笔者就此问题在江西赣州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路径
下一篇:贵金属交易行业的洗钱风险探悉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