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兑换协议(中国之声记者白宇 摄)
土地兑换协议(中国之声记者 白宇/摄)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中国之声记者 白宇/摄)
户外广告牌上的神木新村示意图(中国之声记者 白宇/摄)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近日连续报道了陕西神木部分农民居住的村庄和耕地正随着“神木新村”的开发建设被逐渐吞噬,已经在活动板房里过了三年的村民可能要被迫搬回20年前居住的窑洞。记者在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个占地面积比15个故宫还要大的“神木新村”至今没有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村民们向榆林中院提起诉讼后得到的答复却是“行政案件不能按法定的办”。<<<相关报道:【陕西神木新村无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村民或被赶回窑洞】【陕西"神木新村"占地超15个故宫引众怒法院不作为】>>>
几经周折,神木县有关领导和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做出了回应。
·县委副书记回应
否认“开发区”一说
神木新村从2006年开始规划实施,占地面积11.3平方公里,比15个故宫还要大,规划区内包括现代物流、产业项目、大型居住等六个片区,规划容纳人口8-10万人。新村管委会副主任乔帆曾告诉记者“神木新村”算是个开发区,但至今只经过县里的审批,也没有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记者:这个新村现在算什么?
乔帆:算是个开发区。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下发通知,按照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两级审批的规定,县级以下开发区一律撤销。
报道播出后,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见到了分管神木新村开发建设的县委副书记郝海东。郝书记介绍,在神木新村11.3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国有滩涂地约790公顷,村集体土地约340公顷。但他对“开发区”这一说法给予了否认。
郝海东:县上一直没有文字记载和口头语言说那是个开发区。
记者:那为什么新村管委会说它是个开发区呢?
郝海东:这个谁说的我是不知道这个事。
否认村民将被迫搬回窑洞
采访中,红柳林村二组的村民曾告诉记者,随着神木新村的开发建设,他们的房屋和土地被开发占用,已经在活动板房里过了三年的他们至今也没等到新房,最近可能要被迫搬回20年前居住的窑洞。对此,神木县委副书记郝海东表示县里年初就已经做出安排。
郝海东:年初我们已经有安排,再给两年的房租,据我所知,也好像落实到位了。
记者:没有落实到位吧,我去的时候村民说就没有再给了。
郝海东:这个以事实为准,我还没过问这块事。在长远来讲,他们有土地,加快他们的土地的开发。
记者:有没有一个时间计划?
郝海东:我想临时解决年内就解决,长远上我估计最少也得两年时间。土地报批最快得半年,建设规划得一段时间。
·国土资源局回应
国有土地管理不到位
对于村民们反映的神木县政府把30年承包地认定为“村民耕种多年的国有河滩地”无偿征用的问题,神木县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长温治怡认为是因土地管理工作不到位所致。
温治怡:由于原来的乡镇干部对土地政策也不是很了解,发证的时候可能对这个事情也不太注意。
记者:那你们有没有做国有土地转交集体使用的程序呢?
温治怡:这个流程咱们现在还没有,当时可能在国有土地的管理上咱们有点不到位。
未报批土地可继续耕种
郝书记还告诉记者,现在已征用但未报批的土地并没有改变土地用途,如果村民愿意还可以继续耕种。
记者:征地协议上清楚的写着是因神木新村建设需要征地,那么神木新村首先要获得征地的批准文件。
郝海东:神木新村这个没有获得,但是现在已经征用的,没有报批的没有动,不改变用途。
关于“已征用但未报批”:属预征地
郝书记所说的“已征用但未报批”究竟该怎样理解呢?神木县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长温治怡的解释是“预征地”。
记者:您讲的预征到底是怎么回事?
温治怡:我…这个事情…不是我…我也具体说不清楚…咱不讲这个了…咱就是闲聊呢…走…咱们走…这个事情…我给你…慢慢聊…
记者:您别慢慢聊,我还没弄明白呢,您先坐在这,
温治怡:别别别,白记者,走吧…到目前为止…我也给你弄不明白,这个咱们慢慢聊…
温治怡最后表示,县土地部门会积极引导村民办理相关土地报批手续。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