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明码不实价 “十一”家电消费背后隐忧
2011-10-24 11:08:36   来源:消费指导   评论:0 点击:

“十一”黄金周历来是家电销售旺季,也被不少消费者认为是一年内家电价格最低的时段,家电卖场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刺激消费。

    “十一”黄金周历来是家电销售旺季,也被不少消费者认为是一年内家电价格最低的时段,家电卖场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刺激消费。然而,特价难寻、明码不实价、安装猫腻多等让消费者难省心。
  专家建议,要理顺买卖关系,需要消费者、商家、监管部门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业态和消费习惯,变“价格战”为“服务战”,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特价难寻 明码不实价

  “特价空调99元”“特价手机1元”……“十一”黄金周里,这样的促销广告屡见不鲜。然而,这样的特价机是不是真的有呢?

  “特价家电的价格用超大字号和醒目颜色印刷,但是下面一行‘只限10台’的说明却是用超小字号和不醒目的颜色印刷的,如果不是特别注意,很多时候几乎不会注意到商家对特价产品的限制要求。”从事审计工作的李阳说,在家人因为商家的“文字游戏”连上几次当之后,自己看到商家的宣传单会多留个心眼,“天上不会掉馅饼,表面上看很便宜的商品到最后往往不会真的便宜。”

  特价难寻,那么购买正常标价的商品就可以省心了?家住上海普陀区的叶宁打算趁“十一”黄金周买手机,却发现实体店的报价比网上商城高了几十元,赠品也没有网上商城“给力”。但销售人员却称,网上商城和实体店的进货渠道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经过几轮砍价后,叶宁最后以比网上商城更加优惠的价格买到了手机,“买家电数码产品还是靠货比三家和不停地讲价,标价不过只是个样子。”

  事实上,发展改革委联合中消协在今年“3·15”前夕推出明码实价的承诺活动,包括国美和苏宁电器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联手推出《明码实价自律承诺》,倡议商家坚持明码实价,谢绝讨价还价。

  安装猫腻多 材料费用高

  绕过特价陷阱,以合理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产品后,不少消费者却发现,还有“安装材料费”这笔不小的开支在等着自己。

  “买空调的时候想着以6299元的标价就能把这台立式空调买回家,挺合算的。”教师林明夏说,“谁知道等到空调送上门才知道,还要买连接管插销什么的,算下来还要再付几百块。”林明夏表示,自己虽然能理解商家收取材料费的行为,但由于购买时商家保证“安装免费”,事后才告知要收材料费,自己的感觉很不好。“我问卖场售货员收材料费的依据时,居然被告知收费标签贴在商场天花板上,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事实上,真正让消费者不满的是,家电卖场收取的材料费较市面上高出不少。不少商家规定空调连接管长度超过3米的部分需要消费者另行购买,价格在每米80元至120元,但记者在淘宝网上查询发现,直径6 毫米、12毫米的1.5P空调连接管3米的价格在20元至30元,价差达到3倍之多。“自行购买材料安装虽然便宜,但商家表示,用户自备安装材料不在保修范围内,发生问题与厂家无关,想来想去,为了以后保修不扯皮,还是多花点钱买个放心吧。”林明夏说。

  变“价格战”为“服务战”

  专家指出,要解开家电价格谜团,理顺消费者和商家的关系,需要消费者、商家、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业态,变“价格战”为“服务战”,对不诚信的商家进行约束。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指出,消费者“讨价还价才实惠”的消费习惯是造成“明码”不能“实价”的根源。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把握到家电商品的真实底价,所以往往有“买家电一定要讲价,讲价一定会降价”的定式思维。他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倡导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改善社会消费心态,理顺买卖关系。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要让明码实价真正落到实处,企业也应在执行力和宣传力度上下功夫,不能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挤牙膏”式的讨价还价的消费习惯就放弃明码实价的承诺,让信任商家的消费者白白吃亏,破坏买卖双方的信任。

  上海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副教授楼尊认为,通过定价反映产品的价值是商家促销活动和营销行为的基本原则,但商家单纯通过打“价格战”来争夺顾客,最终将导致消费者和商家两败俱伤。“家电卖场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价格上,也体现在售前售后服务更到位、更人性化等非价格因素上。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商家应该努力的方向。”

  此外,专家认为,对于不诚信的商家,仅仅道德谴责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监管部门、消协、行业协会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明码 实价 十一

上一篇:新衣柜门有裂缝 消费者更换周折
下一篇:蛋黄派内现头发 消费者获赔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