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期盼已久的轻型营业部试点即将推出。据透露,国内已有3家券商获准试点,3家券商为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
消息人士表示,在证券业协会确定评价标准后,将再选择9家有资格开展轻型营业部业务的券商,发放首批轻型营业部牌照,共计12家券商有望于今年底前获得该项业务资格。
上述消息人士还称,这种不需要交易大厅的新型营业部数量将不受数量和批次的限制,但必须上挂于传统营业部,其服务职能及效果类似于目前券商的银行驻点业务。
有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指出,按照监管层的意图,今后券商轻型营业部将遍布大街小巷,营业网点数量应足以和银行一争高下。今后,受制于银行渠道的基金销售、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销售,将通过券商的众多网点进行,金融销售市场银行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有望改变。
新设数量不受限制
所谓轻型营业部,是指采用非现场交易模式的营业部。营业部通过减少后台人员、缩减面积、简化信息系统等轻型化后台设置降低运营成本,主要开设在空白低竞争区域,以增量客户交易佣金为主要收入。其营业面积、人员配置和运营成本都将远远低于传统的证券营业部,成本优势明显。它不设现场交易大厅、不提供现场交易,是仅提供开户和投资咨询等功能的小型营业部。轻型营业部的经营费用也将统一计入上挂营业部。
一位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形容,就类似于房地产商的中介门店,经营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轻型营业部内的工作人员也要精简得多,一般配置十几名证券营销人员和2至3名开户人员,总计一个轻型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控制在20人以内。
一券商经纪业务部负责人表示,设立轻型营业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网点,并提供特定的咨询、投资顾问以及财富管理等增值服务。现在单一个工商银行,全国营业网点就有4万多个。而全国所有券商加起来的营业网点还不到5000个。
有券商分析师计算,轻型营业部的经营成本仅为原营业部的15%左右。目前多家券商自行制定的轻型营业部方案显示同城315诚信网产经,其成本大多在50万元至100万元。而对于常规营业部来讲,包括铺面租金、人员配备、技术配备等成本在内,新设一家常规营业部的年均成本普遍在600万元以上,且要在2至3年后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也就是说,按照成本计算,券商开设一家营业部的费用支出,可开设10家以上的轻型营业部。今后券商网点将加快扩张,网点数量有望呈几何级倍数激增。虽然不设上限,但通常情况下,由于成本和地区规模限制,一家常规营业部下面约挂靠10家左右的轻型营业部。一分析师说道。
分析人士称,目前国内基金销售等受银行渠道制约,银行在渠道为王的强势压力下,不仅将基金销售费用全部提走,基金管理费等收入也大半通过激励、佣金等方式取走,在其他销售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基金公司敢怒不敢言,沦为银行打工者。证券监管部门政策放闸券商轻型营业部,不仅有利于缓解银行渠道压力,也让券商在与银行的销售能力竞争中,大大增加话语权。
实施最低佣金限制
据介绍,虽然轻型营业部的新设成本大大低于常规营业部,但是却必须实施最低佣金限制,即不能低于当地的平均佣金水平。目前在上海,该限制是万分之八。消息人士说道。
以往新设营业部的审批权下放至地方政府证监局,使得进入门槛等利于本地券商,更有地区将当地定成券商饱和区,彻底阻止外地券商进入。而轻型营业部的设立将突破此前许多地区营业部设立饱和度的限制。
与融资融券业务推出类似,轻型营业部试点也将分批推进。初期证券业协会依然会组织进行专业评价,
专业评价指标分为定量和综合两类。定量评价指标包括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净资本水平、客户服务人员配备比例、技术系统冗余度;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是否具备领先的合规管控制度及其高效的服务支持系统、良好的服务水平、网点建设的标准化,是否储备了足够的合规、管理和服务人员,客户是否接受公司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并认可其定价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