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质量热点
主持人:林 鸣
功能靠吹?
近年来,“采用纳米技术,杀菌率达99.99%”、“电解水使除菌效果提高100倍”等类似的宣传语在洗衣机市场上屡见不鲜。由于缺乏行业标准,此类产品不仅除菌、抗菌概念混乱,质量也良莠不齐。近日强制性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洗衣机的特殊要求》正式实施,可以说,硬指标的出现有望结束目前自我吹嘘的混乱局面。
除了自诩“除菌功能”之外,这些洗衣机的宣传广告里还有抗非典、防辐射、纳米、低碳等含糊之词。要想从根本上治好这种自我吹嘘的毛病,光靠标准恐怕不行,更需他们自己严格自律。
面子靠买?
渴望奢侈品又买不起,怎么办?眼下不少白领丽人为了满足虚荣心,在网上购买名牌纸袋。无论是逛街,还是购物,手里都会提着它,有些人几乎成了名牌纸袋控。据了解,这些纸袋子价格在30元至180元之间,价格最贵的达到1000元。
买个名牌纸袋子给自己充门面,使我想起刚改革开放时很多年轻人热捧的“蛤蟆镜”。那会儿带“蛤蟆镜”的潮流就是,镜片上的价签绝对不能揭——虽然视线被遮挡了,但面子却显出来了。咱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虚荣成风的消费环境里,年轻的消费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啊?
低温靠猜?
所谓冷链,就是指易腐食品或药品的低温运输、储藏供应链系统。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冷链设施缺乏,果蔬、肉类、水产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5%、30%和40%,与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相差甚远。专家表示,当前冷链产业的发展亟须建立诚信体系,消费者面临着“温度打假”的问题。
尽管商品在包装上把运输环节的温度要求写得很清楚,但厂商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这成了一道消费者无法知道答案的难题。如果运输环节冷链出现断裂,产品质量必会受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应加强责任感、引进新技术,不能让冷链“掉链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