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负责任的消费行为
《青年交流指南》中文版发布
被称为“走路局长”的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现场畅谈可持续消费。
本报记者 戴占军 摄
本报讯 (记者戴占军)10月29日,《青年交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文版正式在京发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杜少中出席了发布仪式,并与青年代表围绕可持续消费主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青年交流指南》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编写的,旨在引导青少年探索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消费意识,提高实践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能力,进而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指南》已被翻译成15种以上的语言,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文版《指南》的发布,标志着全球青年交流项目在中国的实施。
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作为全球青年交流项目的中国合作伙伴,对英文版的《指南》进行了编译,增加了“少开一天车”、“空气质量报告”、“中国的空调26℃”等中国特色案例。新版《指南》从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采取行动等12个方面向青年人介绍最新理念和途径,为青年人建立正确的消费方式提供了实用指导工具。
北京是个人口规模较大的消费型首都城市,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总体消费水平仍将大幅度提高,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将持续产生巨大压力。推进可持续消费是建设绿色北京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公众中特别是在青年人中开展可持续消费教育势在必行。有关方面表示,北京的可持续消费行动也将为中国其他城市,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展可持续消费提供经验和借鉴。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将与全国各地的环保部门、教育部门合作,推广《指南》在青年中的使用,使他们成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先行者。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