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认为:这是该县没有落实科学发展观、索要政绩的结果
安徽省太和县开发区以租代征、批而未用、圈占闲置荒废多年之久的土地有千亩,至今竟没有启动问责程序和政府领导来承担责任,接到群众反映后,记者前往进行了调查。
以租代征土地
太和县开发区花李村的群众向记者倾诉,他们村及张杨村的土地都被租了好几年了,每亩每年租金和青苗费1900元。
在群众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被租用的耕地上至今还有圈起的围墙。群众告诉记者,此耕地不到1000亩,大胆的群众看到土地租用后没有使用,就种植了麦子。
记者注意到,在该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面有两处近百亩闲置多年没有使用;高速公路出口处两处闲置200多亩;东盾木业对面也闲置百余亩。
当地知情群众指着光电产业园及旁边企业闲置的土地向记者介绍,开发区内的企业使用土地率低效、厂房不占厂区的三分之一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后续资金跟不上造成的。
在哈博药业对面,当地群众指着一处圈占的长满荒草、圈占有100多亩的土地,告诉记者,荒废多年了,看着让人痛心。
当地群众认为,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的不对路和资金链的断裂,如果政府在企业引进来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就不会有大量闲置土地事件的发生,这一切均是当地政府,没有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精神造成的必然结果。
“违法用地行政就是利益在驱动,政府往往打着"堂而皇之"的理由,从违规使用土地中得到利益,或从中赚取差价。”关于地方政府违规用地日益增多现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熙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违规用地理由很多,可能以引进项目为目的,增加就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等,但经常是一些不该批或不符合审批的项目。”
拒绝采访
11月7日,记者在开发区管委会土地所没有见到负责人,知情人介绍,该县的国土局某负责人被双规了,具体情况不清楚。
熟知土地政策的官员认为,从体制上说,国土部门监管政府权力不对称。大量的使用土地行为本身就是政府行为,政府主导违法用地,地方国土部门根本无法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管。
记者在在该县开发区管委会了解有关情况时,办公室的孔主任明确告诉记者:他刚到管委会,随后以具体情况不清楚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开发区管委会没有见到赵伟主任,电话联系了开发区管委会的赵伟主任,听说是土地事件,赵伟主任随即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在该县宣传部负责人的全力帮助联系下,记者也没有见到该县开发区管委会和国土局负责人。
在记者的再三极力要求下,记者终于见到了开发区管委会一位李副主任,但是这位李副主任明确向记者表示,他对土地情况不清楚。
一位专家听完记者的介绍后认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其实是政府领导的政绩“高升平台”,有点“违法行为”其实并不奇怪。
该县主要负责人升任市级领导
为了更加核实有关情况,记者电话联系了太和县委书记刘家坤和该县政府徐会东县长,在没有接听的情况下,随后记者给他们发去了采访内容、要求采访他们本人的信息,该县刘家坤书记没有任何回复,徐会东县长回复:在外出差,20天后回太和后在联系。
在记者的再三请求下,太和县开发区管委会的赵伟主任在电话中明确解释,记者调查的情况部分不真实,因为以租代征土地至今还在群众手中种植着,闲置的土地的造成是有原因的。
记者要求文字回复,但是他解释让开发区的尚副主任给记者联系,但是截止记者发稿时止,没有见到任何文字回复。
“一方面要加强土地督查,另一方面加强对违规用地的严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熙瑞说,“地方政府的违法违规土地行为,实质上损害的是当地百姓利益。归根结底就是政府的一种腐败和政绩行为,侵蚀了政府健全的机体。一定要严惩违规违法用地,还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记者从太和县所属的阜阳市官方网站发现,该县的县委书记已升任阜阳市人大副主任,但并至今还兼任着太和县委书记。
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曾透露,凡是地方大量违法违规土地,其行政首长就要被问责,哪怕已经调离。问责“既处理事,又处理人”
此事件的进展,记者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