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区域 > 正文

成渝经济区欲打造新引擎面临多重挑战
2011-11-16 18:13: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日前和联想集团合作举行成都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说明会,全球50余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参会。作为一家知名电脑厂商,联想向业界发出邀请:“尽快落户四川。”   联想集...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日前和联想集团合作举行成都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说明会,全球50余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参会。作为一家知名电脑厂商,联想向业界发出邀请:“尽快落户四川。”

  联想集团2010年10月宣布在成都设立联想(西部)产业基地。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总监朱明明近日表示,如今,联想已经把(西部)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以及销售运营结算中心全部放在成都。

  近年来,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与许多西方在华企业不同的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企业没有向外转移到东南亚地区,而是纷纷向内地“西进”。其中,以成都、重庆经济圈为代表的“成渝经济区”成为热土,被认为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了对成渝经济区的投资力度。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是其中的一家,按照计划,该集团将在未来3年内,在成都建成中国西部总部基地。同时,SK集团作为首批大型韩资企业,还将入驻重庆两江新区的中韩产业园。

  韩国SK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SK集团在重庆、成都有意向成立多个项目,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推进,SK集团将会把投资重点放在更有发展潜质的西部二、三线城市。

  “中西部的差距蕴含着潜力。”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说,一方面,东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劳动力、土地成本都大幅度上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前几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西部是“投资拉动”的重点区域。当前,虽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有所调整,但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没有变化,而且在加大力度。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等31个区县和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等15个市,区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劳动力资源总数达6900万人。

  业界人士认为,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将推动四川省和重庆市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依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一中心一基地三区”即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然而,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并非前路一片平坦,目前还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

  业界人士表示,首先是在区域合作方面,如何实现成渝经济区各城市间和谐、互助、有效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经济区的相关政策、机制构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重庆市江津区发改委主任涂景洪说:“川渝如何共同承接产业转移?川渝发展和环境相似,又各自有侧重,必须要避免同质化竞争。”他认为,重庆江津区与四川泸州市、宜宾市处于同一发展产业带,在招商引资、重点产业的培育上都应错位发展。

  专家认为,成渝经济区建设应加强区域政策研究,全面把握经济区内资源优势。同时,应该强化区域合作与协作,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成功经验,深化国内区域交流和合作,加强沟通协商,做到“资源共享”。

  “成渝经济区建设应该忘掉行政区划,让各城市间形成自然的而不是行政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成渝经济区应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让区内46个城市彼此间了解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避免重复建设。

  成渝经济区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才制约。成渝经济区有着独特的优势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但仍然需要更加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作为保障。李杨说:“中国应当在成渝经济区内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形成行政人才、技术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全区域流动。”

  当前,人力资源已成为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必争资源。内江市地处成渝腹心,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皆优,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办副主任张贵介绍,随着当地一些大型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未来3年,员工需求将达20万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东部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向西部转移,对中国经济降低劳动力成本、节约资源、平衡发展、扩大内需、缓解出口依赖都具有重要意义,业界人士对成渝经济区依然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认为,成渝地区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是西部地区各方面要素较集中的地方,也是西部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多的一个地区,“成渝地区是中国的宝地,能够成为中国经济一个新的增长极”。

  记者杨皓 陈健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昌着力培育优势企业 建设商标以品牌强市
下一篇:合肥明年招商目标出炉 重点瞄准“五百强”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