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练兵强素质 锻炼队伍促发展
——记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第四届岗位技能竞赛
宋 卫 邓建锋 高 颖 周 荃
7月26日,江苏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处理岗位技能竞赛结束,这标志着近40天的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第四届岗位技能竞赛完成了所有的竞赛项目。
江苏检验检疫局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自从2005年首次开展技能竞赛以来,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岗位技能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已是第四届了。本届技能竞赛,江苏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工作方针,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着力考察和提高全省系统的履职能力,并对如何推动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如何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了有益的探索。
“岗位技能竞赛活动是对全省系统队伍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阅,目的是考察、评估和提高我们的履职能力。”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李旭辉强调,“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的中心任务,更是决定江苏检验检疫未来的根本大计。”
据了解,为达到全面提升检验检疫队伍整体水平的目标,本次竞赛一改以往选拔“精英”参赛的模式,面向全员开展,防止竞赛成为少数人的竞赛。根据“面向基层一线,突出重点业务,抓住关键环节,注重全面提升”的目标,江苏检验检疫局确定了13个竞赛岗位,全省系统共826人参加综合理论考试,177人参加了玩具检验监管岗位、卫生检疫岗位、植物源性食品检验检疫岗位、植物检疫处理岗位和驾驶员岗位等5个专业的现场操作比赛。
江苏检验检疫局党组对技能竞赛活动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和全程给予精心指导。竞赛活动办公室认真制定竞赛方案和有关规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专业竞赛组委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国家质检总局相关政策规定、紧密结合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确定竞赛内容。例如,在植物源性食品检验检疫岗位技能竞赛现场操作部分,参赛选手要对产品进行检疫性有害生物及违禁物的查找、鉴别和取样;集装箱卫生检疫岗位技能竞赛现场操作部分,结合国家质检总局除害处理督察整改要求,要求参赛选手在30分钟内完成进境集装箱检疫查验、个人防护、样品采集、卫生处理等一整套工作流程。
技能竞赛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掀起了学习业务、锻炼技能的新热潮。各分支检验检疫局以竞赛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有的局收集梳理相关法律法规、上级文件和业务工作要点;有的局分专题轮流授课,整体强化复习;有的局请系统内外专家讲解重点,与兄弟局横向交流,取长补短。许多分支检验检疫局和江苏检验检疫局部门不仅认真备战竞赛范围内的专业项目,而且举一反三,把学习和练兵的范围自发扩大到其他业务领域,促进了各项业务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许多业务骨干摩拳擦掌,坚定信心,积极备战;其他同志也按照竞赛要求,认真查找薄弱环节,积极复习迎考,迎头赶上,缩小差距,共同提高。
在短短3个多月的备赛时间里,苏州检验检疫局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自己学等方式,开展各类培训、实战演练50多场次,累计参加培训人员400余人次,最终以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骄人战绩荣获集体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三冠王”的背后,正是该局努力打造一流队伍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该局综合科副科长陈亚军也在法制岗位竞赛中成功卫冕。在苏州检验检疫局历届全省系统岗位技能竞赛的获奖者中,像他这样走上中层领导岗位的已有23名。“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永无止境。”陈亚军说。
借助技能竞赛来提升自身服务企业的能力,在食品岗位竞赛中获得集体第一、个人第一的常熟检验检疫局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自2005年以来的四次食品岗位技能竞赛中,常熟检验检疫局共取得6项荣誉,覆盖一、二、三等奖。作为主管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的职能部门,常熟检验检疫局在大力组织内部技能练兵活动的同时,还在企业中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引导企业重视员工技能的提升和质量意识的强化。如今,“技能竞赛”、“大练兵”不仅仅是进出口食品企业中的热点词汇,也是该局服务进出口食品企业的有力举措。
通过技能竞赛,江苏检验检疫整个队伍的检验、检疫、检测、操作、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等能力都得到了整体锻炼和普遍提高。江苏检验检疫局各竞赛专业委全面分析,查找各专业岗位知识能力薄弱点、参赛人员和分支局差异性,对全省系统人员状况和监管能力有了全面、准确、详细的了解,为进一步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知识新、业务精的一流队伍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实现“打造五区铸强局”、推动江苏检验检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