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生产总值2803.59亿元,是2005年的2.15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0.88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在此期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云南已启动实施了两轮兴边富民工程,完成各级各类投资425亿元,支持边境地区实施了6大工程和30件惠民实事,受益群众达18.2万户76.4万人;深入开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共投入各项扶持资金27.2亿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项目,至2010年底,全省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全部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的扶持目标;对拉祜族支系苦聪人,瑶族支系山瑶,彝族支系僰人、山苏,白族支系勒墨人,布朗族支系莽人、克木人,新归属傣族、布朗族的八甲人、老品人等聚居的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和特色产业扶持,使少数民族深度贫困群体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已明确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列为桥头堡建设五大战略之一。在“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将从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强民生改善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促进民族教育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加强民族理论研究、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十个方面着力推进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