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王老吉而催生的凉茶投资热潮,在经过前几年的冒进后,已在逐步降温。
昨日,广州本土创业板上市公司香雪制药(行情,资讯)被爆其曾经花血本主推的上清饮凉茶,因连年入不敷出而被迫停产。
不过,香雪制药市场部总监郭志成则矢口否认“停产说”,仅表示这是公司品牌和产品策略调整引起的外界误读。
有凉茶行业人士认为,在王老吉这一强势品牌牢牢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包括上清饮、霸王等广东其余的凉茶品牌日子都不好过,上清饮被传停产,在业内看来并不是件稀奇事。
否认停产但难掩巨亏
郭志成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上清饮没有停产。
“我们没有退出凉茶这个市场,为开拓包括凉茶在内的饮料业务,公司专门成立了香雪亚洲这么一个发展快速消费品的控股子公司。这个饮料公司的定位就是要在健康饮料方面发展。上清饮是我们香雪制药的资源性品牌,公司不会轻言停产和退出凉茶市场。”郭志成如是说。
记得2007年初,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放出狠话,表示要投资1亿元用于凉茶市场开拓,力争在5年内自建凉茶销售渠道,使上清饮凉茶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同年,香雪制药又出资1200万元,以上清饮冠名深圳足球队。
此后,香雪制药又开始筹划增加凉茶生产线,并于2009年投资4亿元,在嘉陵开建凉茶生产基地。
然而,高投入并未如期给香雪制药带来高回报。香雪制药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至2010年6月,上清饮的销售收入是逐年下滑,从2007年高峰时的2969.8万元,直接降到了2010年上半年的30.53万元。入不敷出的窘境在净利润这一指标下,显得更加清晰。三年半的时间内,上清饮就亏了2670万元。
投入骤减欲另辟蹊径
面对巨亏,香雪制药最终不得不采取了收缩的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探索之后,公司逐渐降低了对凉茶业务的投入:一方面,相比主导产品抗病毒口服液而言,凉茶饮料产品的毛利率较低,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靠大规模的广告投入进行市场开发,对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的贡献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公司抗病毒口服液等主导产品市场需求较大,产销两旺,销售规模持续大幅增长,公司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发展医药产品业务。”香雪制药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如是解释降低对上清饮投入的缘由。
不过,南都记者查询香雪制药报表发现,香雪亚洲成立后,并未增加对上清饮的投入,2009年全年,上清饮的媒体广告费和市场推广费被双双大幅下调,两项费用当年仅为587.2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仅为2008年的28%.而在随后的2010年上半年,媒体广告费和市场推广费又被直线下调,直至可以忽略不计的30.73万元。
对于停产疑云说,香雪方面昨日给到记者的说法是,这其实是公司对香雪亚洲旗下品牌、产品业态的调整策略。香雪制药一位内部人士称亚洲经典沙市将获得更多资源。
凉茶市场能容得下几个王老吉?
对上清饮被传停产一事,广东凉茶行业其实并未觉得奇怪。广药集团旗下一家凉茶生产企业的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坦言,目前国内凉茶生产商,亏损的其实不止香雪制药一家,“霸王其实一直在亏”。
“这些公司之前之所以会进军凉茶产业,一方面是看到这个市场潜力貌似很大,二是他们公司主业增长遇到了一定压力,希望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不过,在经过几年的尝试后,想必是发现了投资回报率与之前预期的有差异。所以选择退出也很合理。”该位市场部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自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国内的凉茶行业就开始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广东省食品协会会长张俊修曾经做出预测:“到2010年,广东凉茶饮料销售总量将达2500万吨,超过可口可乐全球销量。不仅是凉茶罐装饮料销往全世界,凉茶铺还将开到全球,和美国星巴克咖啡屋一较高低。”
不过,时至今日,上述预测显然并未兑现。随之而来的,却是白热化竞争业态。
据业内人士粗略统计,当前国内凉茶市场容量已达200亿-300亿元,但这当中的绝大部分份额都是王老吉的天下,凉茶行业的后来者,除了和其正外,诸如香雪制药、霸王以及广药集团旗下的其他凉茶品牌销售额均在亿元以下。
(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