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前进中的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
提升质量意识“一个也不能少”
——记前进中的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着“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称号、占据着全球70%的市场份额温州打火机企业的数量已经由鼎盛时期的4000多家锐减到不到100家,在温州打火机的冲击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打火机厂商有80%被迫关门倒闭,其中日本由全球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国变成最大的进口国,而即便存活下来的优质企业,也处于举步维艰的两难状态,一个昔日辉煌的行业正在陨落。
而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峡西岸、在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台商投资区,有着一家和温州打火机企业命运刚好相反的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市增长,创造辉煌。
蝴蝶效应
引发“特区速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这个全中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在2011年初秋的阳光照耀下,显得充满朝气,生机无限。正演绎着一篇篇检区情未了的动人故事。
从2004年10月由福建省石狮市搬到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已经从最初的“磨合期”到“七年之痒”直至走入“幸福的快车道”,该公司已经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谈起当时搬厂时的状况该公司的王总更是感慨万千,从考察到签约仅用7天,从开工到完成1栋实验楼、2栋的主体车间和一栋办公大楼并进行试生产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在这个令人惊叹的“特区速度”背后,潜藏着一群来自海沧检验检疫局,全力服务企业的贴心“保姆”。
2011年9月23日,海沧局4位危包专家深入海沧辖区开展质量月进企业活动。在这家福建省唯一的金属打火机生产企业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一线工作人员交流指导。在生产车间现场,车间里各种生产材料堆放得井然有序,机器设备正“呼呼”地运转着,数百名车间一线工人有的在压铸冲压,有的在修磨抛光,有的在电镀喷漆,有的印刷装配打火机金属壳,有的三三两两一组搬运成品,一片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生产现场。
随后,在“危包专家‘质量月’活动走进企业帮扶座谈会”上,企业代表向专家介绍了企业概括及公司从福建石狮市搬迁到海沧台商投资区后在海沧检验检疫局指导帮扶下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负责人表示,自2005年海沧口岸出口打火机以来,一直保持零质量投诉、零退货索赔、零安全事故的“三零”目标,与海沧检验检疫局对企业的帮扶指导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将根据质量月活动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履行产品质量承诺,努力追求产品质量,让生产更安全,让消费者更放心。
服务企业
“敢想爱拼定会赢”
王宁波作为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的管理者代表、公司产品质量总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们不是我们公司的职工,一周至少来公司4次,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称他们为公司的‘保姆’。”他口中的“保姆”,指的是海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化科的工作人员。说起的“保姆”,王总如数家珍:一是不定时下厂指导、通过开展企业培训班、大力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不断加强出口质量监管等方式,有效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每年举办2期危险品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企业人员近二百人;
而此时此刻,“保姆”之一的轻化科陈科长正拿着一张该公司新产品开发计划进度表,与品管部何经理认真核对着工程时序进度。“按照新产品设计图预定计划,该产品的确认样品是要到月底完成的,但依据实际进展来看,今天就能完成,整整可提前半个月。”经过仔细核对之后,何经理一脸兴奋地说,“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去调整那些车间工人的空闲时间呢?”陈科长拿起设计图认真比对正在投产的日本客户的产品,思考几分钟过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上次商量讨论A生产线一边生产老客户的产品、一边提前采购,二者交叉进行,预计提前采购的实验设备今天也该到工厂了,完全可以安排空闲下来的工人明天去组装实验设备,两者互不耽误。”
质量意识
保持“三零”目标
为提高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海沧检验检疫局积极打造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的质量安全平台,会同有关质量成员单位,坚持面向全民、形式多样、重在实效的思路,推进质量安全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厂。同时,不定时在该厂举办“质量安全宣传日”、“树标杆企业”等宣传活动以及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质量提升”、“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质量安全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果,延伸了触角,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为福建省唯一一家出口中高档可充气金属打火机的企业——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有限公司在“保姆”的“细心照料”下尝到了甜头:自2005年在海沧口岸出口打火机以来,一直保持零质量投诉、零退货索赔、零安全事故的“三零”目标。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在温州打火机企业陷入低谷时依然逆市增长,出口量跃居全国第一,占全球同类产品市场的10%。截至2011年6月30日,该公司共出口这类打火机2251批、5010.46万只,货值4911.68万美元,迄今未出现一起质量投诉或退货索赔案件。
监管模式
“保姆行动在继续”
几年来,在海沧局党组的协调和各部门积极配合下,检务、轻化、机电、食品、综合科等业务科室相继靠前服务,为投资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敢想、爱拼、会赢”的厦门国检文化理念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根发芽。
检验监管窗口前移,进一步缩短检验监管时间和方便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厦门王氏明发打火机公司报关报检部许经理深有感触地说:“由于本公司出口量大,出口批次多,海沧检验检疫部门主动作为,实行出口电子监管和网上申报以及‘5+2’、‘白加黑’全年无休的检验员预约制度,减少了企业许多人力、物力,缩短了检验时间,加快了通关速度,真正体现当初搬厂时承诺的‘特区速度’、‘一企一策’,极大地方便了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举措。”
保姆式的服务不仅仅是响亮的口号,更早已融入到海峡西岸检验检疫人的日常工作中,和陈俊盛一样的“保姆”,在海沧检验检疫局就有20位。他们下工厂、跑企业,燃烧着自己,点亮企业前进的道路,推动企业经济建设提速,他们严格把关、服务发展、改革创新,持续深入“先试先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发挥对台工作“桥头堡”和典型示范作用。他们是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是新一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是产品质量安全的守护者、是中国特色的质检事业的实践者!他们时时关注服务工厂企业、时时关注产品质量安全,随时随地奉献社会!他们不仅是海峡西岸的“国门卫士”、更是企业最贴心的“保姆”。《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