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成功引进设备技术的启示
进口企业的一面镜子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成功引进设备技术的启示
大同检验检疫局局长 陈正虎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我国进口设备与日增多,通过引进高技术水平的生产加工设备提高我们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我国重点工程项目和生产企业建设,推动了转型发展。但是在引进国外设备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在进口设备问题频发的情况下,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公司在进口设备技术中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并举,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引进路子,迈向中国齿轮行业领先领域。为此,我们对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公司进行了调查。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百强潜力企业”,始建于1958年7月。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特别是通过引进大量的先进加工设备技术,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现已成为国内载重汽车变速箱和汽车发动机齿轮骨干生产企业,是转型跨越的典型。企业主要生产设备约1300台套,绝大部分为数控设备,设备更新率高达80%,检测仪器、装备实力雄厚。2010年以来,大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检验大齿公司进口自日本、瑞士、德国的CNC加工中心等设备7个批次,17台套,货值1052.185万欧元,品质合格率达到100%(仅有1个批次数量短缺货值约6000欧元,仅占总货值的0.06%),确保了引进效益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对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大齿公司的主导产品重型汽车变速箱和汽车发动机齿轮均为山西省标志性名牌产品。变速箱主要为中国重汽、东风公司、北汽福田、一汽集团等国内20多个主机厂配套并随同整车出口到中东、非洲、南美、东南亚地区,发动机齿轮主要为美国康明斯公司全球7个厂供货,工程机械齿轮为多家国际知名公司供货,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
大齿公司“引进技术设备-提升工艺装备水平-科技自主创新-实现转型跨越”的成功事例,得益于以下经验:
高度重视引进质量,使引进真正适应发展需要
在引进设备中,面对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巨头,大齿公司在引进变速箱箱体柔性自动加工线、轴类自动加工线和磨齿加工线等高精生产流水线时并没有盲目选择单一制造商进行全套引进,而是多方比较,择优选择,确保每一台引进设备都先进实用、安全实惠。企业的这一做法,彻底摆脱了全套进口带来的技术依附而受制于人的窘境。在他们的生产装配线上,有德国胡尔特九轴数控剃刀磨、瑞士莱斯豪尔数控磨齿机、美国格里森数控磨齿机、日本牧野箱体加工中心等先进的加工设备,有日本滴注式可控气氛渗碳热处理生产线、奥地利爱协林自动控制渗碳连续炉热处理生产线、易普森热处理生产线等先进的热处理生产线,有德国克林贝格P40和美国MM3525齿轮检测中心、法国JY公司ICP光谱仪、德国莱兹三坐标测量仪等先进生产设备等等。这些来自全球的国际一流的加工装备,技术先进、质量上乘,在大齿公司变成了构筑技术、生产、竞争核心,并通过整合、改造、延伸、配套创新,转化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装备制造能力。前不久,国际一线的制造业巨头抛出橄榄枝,希望通过生产技术合作实现产品加工合作,大齿公司的发展让“中国制造”扬眉吐气。
在引进设备中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
面对国外技术壁垒,大齿公司在三次引进日产变速箱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14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变速箱,其中DC12J150T变速箱获首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最省油”变速箱奖,在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评选中获“集成创新奖”。在此基础上又与欧洲著名设计公司联合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合中国国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挡位大扭矩变速箱,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荣获国家科技部“重大创新项目奖”。
加入中国重汽后,大齿公司通过技术共享,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开发出了多种新品变速箱,不仅创造了国际国内变速箱开发史上的奇迹,而且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全同步器、双中间轴、行星机构、AMT多种技术路线的变速箱研发和制造企业。用科技做支撑,用创新求发展,用产品树品牌,使进口设备的效能得到了最大发挥。
签订进口合同前认真进行市场调研
就设备引进而言,不论是单一设备、成套设备还是生产线组装,都是一项有规范、讲原则、成规律的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是进口设备成功与否的关键。大齿公司通过同行业比较、设备性能比较和功能参数比较,结合自身生产、研发的需求进行前期市场调研,特别是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大量的调研论证,使引进工作一开始就占据在制高点上,控制在自己目标范围。保证了所选设备的利用率和进口商的信用度,有效地避免了设备引进后与现有生产需求不完全匹配甚至空置闲置问题的发生,实现了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在合同履行中主动与检验检疫等部门沟通,确保合同履行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和合同约定要求
检验检疫与海关在技术执法层面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大量经历了引进的成功与失败及国际贸易过程中反欺诈,有着先进的执法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保障,能够为企业提供合同签署前的有效法律技术服务,规避合同风险,以保证到货符合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大齿公司把检验检疫、海关真正当做为自己保驾护航的使者,积极协调联糸,使其前期介入,防患于未然,特别是检验检疫和海关通过对进口设备的安全指标和技术先进性、适应性的严格把关,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到货后检验发现不合格而产生退运或技术整改等问题,确保引进设备的如期安装调试和最终的使用效果。
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大齿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关、报检,同时能够严格按照检验检疫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开箱、检验和设备调试,保证了短缺发现在索赔期、问题发现在质量保证期,充分体现了自己在贸易过程中的权利,极大地降低了进口风险,避免了发生问题时无法可依、无据可查、无理可讲的情况。
对于一些到货时间紧、调试周期短的急难问题,在严格规程的同时,检关双方采取边进口、边安装、边验放的做法,避免了货物滞关,检验检疫人员在严格遵守检验检疫规定的前提下,把开箱检疫、集装箱检验、木质包装及货物检验一次性完成,争取了时间,降低了进口成本,构筑起一道检、关、企共同着力的质量安全屏障。
“十二五”期间,大齿公司将继续进行二、三期建设,形成年产各类变速箱30万台,桥齿10万对,汽车发动机和工程机械齿轮500万件的综合能力,年销售能力将提升到近百亿元以上。
从大齿公司引进设备的成功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质量安全理念、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履行法定进口程序、检关部门把关服务,都是进口设备能否最终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加强引进前期的国内外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行情、产品质量、厂家信誉等,一定要反复权衡,以确保所引进的设备技术先进、质量上乘,适合发展需要;在签定合同时,要仔细审查合同内容是否科学、规范,尤其要有明确的质量条款(技术指标)、包装条款和索赔条款,以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也可与检验检疫部门联合,使其协助进行把关,必要时还可进行装运前检验;产品到货后要及时与检验检疫、海关联系,使其及早介入,做好到货检验验收和安装调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护好企业的利益。
实践证明,在经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只有未雨绸缪,坚持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坚持“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才能真正开创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在发展中继续发扬时不我待、先行先试的精神和勇挑重担,敢创一流的胆气,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升级浪潮,奋发图强、干事创业,唱响自己的品牌,让“中国制造”名扬世界。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