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署
海关总署党组日前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于广洲在大会上指出,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要在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来”、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努力发挥应有作用。
“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海关总署党组书记、署长于广洲指出,“全国海关要发挥进出境环节的‘文化把关’作用,全面履行海关职责,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助力文化国际化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今年1至10月,我国进出口文化产品158亿美元,增长22.7%。其中出口148.8亿美元,增长24.2%,高出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
中国正在实现从经济国际化向文化国际化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海关能够做什么?
2008年至今,北京举办各种国际性展会1372个,展品价值136.6亿美元,大型展会迅速提升着北京文化的国际化水平,也考验着海关的监管服务水准。
北京海关关长甘荣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示范作用,北京海关结合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出台《支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支持首都“人文、绿色、科技”的城市发展战略。
服务外包是相对于制造业外包业务而言的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主要包括:软件研发与服务、电路设计、管理运营服务、知识产权研究、动漫及网游设计、教育课件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对于促进我国从“世界加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变,调整地方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海关总署要求,各地海关要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到海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中,发挥海关税收、加工贸易、特殊监管区域等政策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改革通关监管制度,提高海关通关监管效能,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推进贸易便利化国际合作,帮助文化企业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实现从经济国际化向文化国际化的跨越。
执法国门净化文化
2011年1至10月份,全国海关共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案件1.4万多起,涉及侵权货物7854万件。截至2011年10月份,海关总署累计核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23330件。
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指出,要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加强文化产品进出境监管的行动中。发挥海关关境保护职能,加大对进出境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查缉违禁宣传品,集中打击和治理各类非法出版物走私活动,坚决遏制有害出版物走私活动的势头,将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危害国家安全稳定及危害社会公德的文化产品拒于国门之外。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品进出口的海关执法服务,加大文化产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音像制品等货物进出口,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
中国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2006年,全球反假冒组织授予中国海关“全球反假冒年度政府机构嘉勉奖”;2007年,世界海关组织授予中国海关“世界海关组织打击假冒和盗版特别贡献奖”;今年6月,全球反假冒组织将中国海关评为2011年“全球反假冒最佳政府机构奖”,中国海关是本年度全球唯一获此奖项的政府机构。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既是尊重知识、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