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区域 > 正文

海通证券H股招股书自曝9起不合规事件
2011-11-24 16:41:4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8.23元)H股发行渐行渐近。 昨日(11月23日),海通证券在周一获聆讯通过后马不停蹄地展开了预路演。根据初步销售文件,海通H股可能在12月5日起招股,15日挂牌上市;发行数量为不超过...

    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8.23元)H股发行渐行渐近。

    昨日(11月23日),海通证券在周一获聆讯通过后马不停蹄地展开了预路演。根据初步销售文件,海通H股可能在12月5日起招股,15日挂牌上市;发行数量为不超过14.1亿股,募集资金15亿美元 (约117亿港元),比此前预计的20亿美元缩减25%。如果行使超额配售权,海通可额外集资15%即2.25亿美元(约17.55亿港元),最高集资额为17.25亿美元 (约134.55亿港元)。根据文件资料计算,招股价或定在8.3港元左右。

    在昨日上午披露H股招股网上预览资料集(下称招股书)后,海通A股放量跳水,以大跌5.18%,8.23元收盘,跌幅列17只券商股之首。

    分析人士指出,海通A股表现不佳或与投资者担心在发行H股后,公司财务指标进一步被稀释有关。而《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在阅读海通H股招股书后发现,海通证券自己不但提示了许多经营上的风险,还曝出了九大不合规事件,导致公司受到行政处罚或被施加监管措施以及扣减监管分数。

    保荐业务3次违规

    前两天,刚刚上市的道明光学(002632,收盘价28.28元)非常郁闷。这家亚洲最大的反光材料生产基地聘请海通证券担任公司IPO上市保荐机构,结果海通证券在写上市保荐书时,竟然在最重要的“保荐机构对本次股票上市的推荐结论”一段中,将上市主体搞错,让早先保荐的姚记扑克取代道明光学,表示“海通证券认为上海姚记扑克申请其股票上市符合 《公司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海姚记扑克股票具备在深交所上市的条件。海通证券愿意推荐上海姚记扑克的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并承担保荐责任。”这一时成为业内笑话。

    事实上,海通证券H股招股书中显示,这次乌龙事件并非公司在日常经营上第一次出现瑕疵。包括投行部门在内,海通过去一共发生了9起不合规事件,其中投行部门就占了3起。

    2009年6月,深交所就大东南(002263,收盘价8.59元)资金被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且未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责任,对海通的两位保荐人未履行持续合规责任提供意见作出公开谴责。大东南于2008年7月上市,海通证券的胡宇、廖卫江担任保荐人。

    2010年9月,深交所又因山东如意(002193,收盘价10.23元)日常关联交易事项没有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对海通的保荐人没有提供意见作出公开谴责。山东如意2007年11月上市,截至2010年4月,为公司担任保荐人的是宋立民和王新。

    海通证券披露,涉及上述两件事情的保荐人已经慎重考虑了谴责中提出的问题,并向深交所提交书面报告。看起来这两件事情并未对海通的投行业务产生太大影响,但是今年的现代制药(600420,收盘价11.65元)事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3月19日,现代制药公告撤销公开增发申请,理由是“受控股股东重组影响”。但昨日海通H股招股书显示,除了上述原因,其背后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细枝末节:“2011年6月,证监会就现代制药后续增发申请过程中,我们的两位保荐代表人未有对发行人的财务及会计事宜进行足够尽职审查发出警示函。接获监管机构就此事件发出的通知后,我们立即进行内部检讨。3月我们撤回对现代制药后续增发的保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荐人指出,虽然海通证券表示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以改进保荐及其他投行活动的内部监控系统;但是从招股书中暴露的很多问题,以及前几天道明光学身上犯的低级错误来看,海通投行部门的内部控制规范执行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拿道明光学乌龙事件来说,即使制作文件的人写错了,复核的人如果仔细一点也能发现这问题。无论这些事情是大是小,对海通投行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经纪部门曝6起不合规事件

    除了投行业务的问题外,海通经纪业务部门也曝出了6件不合规事件。这些事件基本都是海通证券各营业部发生的,内容五花八门,最早可以上溯到2006年,最迟发生在2010年10月。

    2006年,公司乌鲁木齐友好北路营业部在获得证监会授权前在新疆克拉玛依设立支行从事经纪业务;2008年公司收到新疆证监局的警示函。最终公司关闭了这家支行。

    同样是乌鲁木齐友好北路营业部,2009年12月又因为在当地报纸刊登基金营销广告中的部分内容不符合有关中国基金营销的规定而收到新疆证监局警示函。

    其他一些问题或许更加严重。2008年12月,浙江证监局发现公司上虞百官营业部存在开立无资金或无证券的账户、自第三方代理取得客户并与之进行佣金分成以及聘用20余名无资格的大学生从事销售等三个问题。

    2010年4月,深圳证监局发现公司深圳红岭南路营业部在清理约450个逾三年无交易记录的闲置账户时,在没有妥善取得客户同意前就卖出客户股票,且没有妥善保存交易记录,违反了相关规定。虽然这些账户总市值只有50万元,且直到目前营业部仍未因清理闲置账户而遇到客户分歧,但公司仍然在2010年5月收到了监管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尽管海通证券表示,上述这些事件并不重大,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并未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但公司同时也在风险因素环节中指出,“不能保证将能够符合所有使用监管规定,或于任何时候均遵守所有适用规例。违反该等规定可能导致制裁、罚款、处分或其他纪律处分……任何上述各项均可能限制公司进行试验计划与退出新业务的能力及损害我们的声誉,从而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海通证券还提醒投资者,公司还面临诸如“不能确保可维持经纪佣金、承销费用收入、流动资金大幅减少对业务造成负面影响并削弱客户信心”等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致电海通证券董秘金晓斌先生,希望获得公司关于上述问题更详尽的信息。不过截至发稿,仍未能与其取得联系。

    海通证券H股疾行 中资券商难掩国际化冲动

    海通证券H股发行正在闪电进行中。11月17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11月2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11月23日上市预览文件便上载港交所网站,预路演也同日展开。

    据外媒引述销售文件称,海通拟在港募集15亿美元资金,另15%的超额配售权可再募集2.5亿美元资金。以此估算可募集最多17.5亿美元,已少于最初计划的20亿美元规模。此前接近承销团人士曾向《第一财经(微博)(微博)日报》透露,海通证券H股计划于12月15日上市。

    动作迅速是为了把握上市时间窗,某种程度上也是中资券商出海冲动的写照。

    今年10月,中国最大券商中信证券(06030.HK)到港上市募集128亿港元净额资金,高达65%的资金将用作发展境外业务,包括设立或收购境外研究平台,以及销售和交易网络。

    至于以资产总额和资产净值计算排名第二的海通证券,据外媒引述销售文件称,35%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境外策略收购和业务扩张,40%资金用于发展融资融券和另类金融产品投资,其余25%款项为子公司增资及作为一般营运用途。

    实际上,海通证券已拥有香港上市平台海通国际(00665.HK),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2009年12月,海通证券香港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以18亿港元收购香港大福证券52.86%权益,并于去年更名为海通国际。目前,海通国际控股持有海通国际69.74%权益。

    除中信、海通外,其他内地券商也在各自解决“一参一控”等历史问题以图上市。据报道,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换股已于近日完成。去年将香港业务独立上市的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内部人士曾告诉本报,国泰君安计划明年通过A+H或A股整体上市。据媒体报道,申银万国则力争2013年上市。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券商国际化一般通过自身发展和收购合并两种路径进行。前者步步为营,后者则需时进行文化融合。他指出,海通收购大福令其市值迅速增长,一举超越其他已在港经营多年的内地券商;而资金雄厚的中信则更具魄力,直接通过收购走向全球。

    今年7月,中信证券香港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以3.74亿美元现金作价,收购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持有的里昂证券及盛富证券各19.9%的股票。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今年9月表示,收购里昂和盛富正在交易中,下一步是对两家股票经纪公司的销售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我们对以后情况持开放态度”。

    在中国券商齐出海的背景下,香港的投行业务也渐由以往国际投行主导的局面,变成由国际投行与中资投行分庭抗礼的局面。投行业务产生的收益渐成为香港中资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资背景投行占主板IPO保荐业务市场份额,若以上市家数计算,由2001年约16%升至约41%,股票发行额由2001年约168亿港元增加至2010年约1538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9%。

    但出海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市场急剧波动,中信证券H股上市时发行价格受压,海通证券H股面临市况也并不乐观。有国际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有12家公司正在上市进程中,其中要12月10日之前定价、募集资金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有四家,包括周大福、海通、新华人寿和香港电讯。

    香港电讯昨日公布以下限4.53港元定价,上述投行人士称,目前情况下发行价将受压已毋庸置疑。而此前中信证券获得了六名国际基础投资者“捧场”。该人士称,如今基础投资者的寻找也相当困难。

    海通证券H股上市推介首日 A股暴跌5%

    天有不测风云。

    11月23日,在海通证券信心满满的进行H股上市前推介首日,其A股股价却出现大幅下跌。当日,海通证券A股收于8.23元,下跌5.18%,领跌全部券商股。

    昨日海通证券的下跌,令市场人士心惊。

    就在当日,海通证券在上交所发布公告表示,海通证券H股上市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并刊发H股发行网上预览资料集。

    按照媒体报道,海通证券将于11月23日进行上市前推介,12月初进行路演,12月8日左右定价,12月15日上市。

    但是这一上市进程,从一开始就显得并不顺利。首先,整个市场的环境不佳,造成其募资的额度可能难以达到此前预期。其次,其通过聆讯首日,A股的反应不佳。

    当日,海通证券小幅低开后迅速下探,10时28分更出现直线下跌。最终,海通证券收于8.23元,跌幅超过5%。当日的其他券商也出现集体下跌,山西证券(002500.SZ)、中信证券(600030.SH)、国海证券(000750.SZ)等跌幅均超过2%。

    但是分析人士对今日的下跌,发表意见非常谨慎。

    “我觉得今天海通证券A股暴跌的偶然性因素较多,基本面没有什么大变化,市场方面有海通证券保荐书出现乌龙事件,以及安信证券研究报告对海通证券发行价的低预期。但是,这些并非实际造成暴跌的原因。”中信建投一位券商行业研究员对记者分析。

    11月22日,安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对海通证券H股上市获核准进行点评。

    报告中,安信证券认为,已发行H股的中信证券其发行价为13.3港元,较发行时A股的价格约折价6%;若以目前海通证券8.6元为参照数,则海通证券H股发行价约为8.1元。其次,目前所有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的金融股A/H股平均溢价8%,如果海通证券H股发行时A股价格为8.6元,则其H股二级市场价约为8元,考虑10%的折价,发行价格为7.2元。

    综合两种估值方法,他们预计海通证券H股上市的发行价在7.2-8.1元。

    但是,采访中,对于海通证券当日的暴跌,安信证券该研究报告相关研究员认为与自己的报告无关。

    银河证券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也认为:“安信证券相关的估值方法逻辑上是正确的,但跟今天海通证券暴跌没有直接联系。”

    不过,业内也有认为,安信证券对海通证券H股估值偏低。“我们预计海通证券H股发行价折算成人民币不会低于8元,也不排除达到9元的可能性。”北京一位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

    “海通证券H股发行可以参考之前中信证券H股发行,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其一中信证券H股发行时港股发行市场更不好;其二两公司基本面有所差异。”上述北京券商人士分析。

    对于海通证券预期走势,上海一位策略分析师则认为:“海通证券在A股市场短期暴跌应该会有估值修复的预期,在海通证券H股发行价出来前,海通证券A股的走势还是会根据A股和H股的折溢情况调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江西萍乡钢铁厂铁水泄漏 无人员伤亡
下一篇: 漳浦啤酒厂破产清算6年 300多万集资款至今未还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