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末
林青霞对于我,是一个青春梦,是一段未了情。她主演的电影伴随了我少年的成长。在我心目中,能担得起风华绝代的女人,只有林青霞。那时候,她那刻骨铭心的美总是让我浮想联翩,幻想着自己的人生。《窗外》,她出尘的飘逸,是我年少时代最纯真的梦,再到《东方不败》,亦男亦女亦邪亦正,慑人心魄的眼神流转,只觉天地失色,红尘中只有美人独立。
若干年后,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清凉。去深圳出差等飞机的间隙,去书店闲看,突然就看到了醒目的红色封皮上动人心魄的美——《窗里窗外》。
三个小时的飞行,我在机舱的阅读灯下静静地翻阅,或喜或悲,跟随她的脚步,伴随她的心。
马家辉说:她写的够真、够独特,那是一个会写文章的人。
我看到的是:一个演绎过很多角色,品味过很多人生的女子,还有着一颗敏感而平和的心。淡雅而有韵味。
书中很多故事,很多人生,有她自己的,也有别人的……淡淡的,却令人回味。文字是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看着她和别人的故事,我不仅在思考自己该拥有怎样的人生。
这不是一本回忆录,而是她自己想要给读者们展现的她的人生的面向,在书里,她不是别人眼中、笔下被塑造的那个林青霞。所以在这本书里,我读到的是她“戏”里的回忆和戏外的体悟,了解到的是作为女儿、母亲的她点点滴滴爱与被爱的体验,经由她的叙述知道了她的挚友、那些我们眼里的大明星、大导演、大作家之间多年的相遇相知。读这本书,至少是这样一种阅读体验——你有机会走进这样一位优雅的女性的内心世界。看她在走过繁华之后如何从容面对人生、找到自己想要扮演而非任何人编剧导演的角色、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找到的宁静和精彩。
正如女儿们所说,她从写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她在思考,在修行,所以她有取舍,有所得。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林青霞的文字,是大开大合后的沉淀,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读得懂她清新雅致的文字。一句句,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弥足珍贵。她的文字如人,不做作不矫情,美得大气;她的文字如她的装扮,简约而别有风韵。她的文字有穿透内心的力量,那些美好的年少时光仿佛又一次走回到面前。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