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区域 > 正文

PMI跌破荣枯线 专家认为经济增速回落趋势显现
2011-12-02 19:31: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11月份公布的中国首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与北京最近的天气一样骤然降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公布的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超预期回落至49%的低点,这是自2009年3月以来该数据首次降至50%这一...

    11月份公布的中国首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与北京最近的天气一样骤然降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公布的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超预期回落至49%的低点,这是自2009年3月以来该数据首次降至50%这一荣枯线的下方。同日公布的代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更是大幅降至47.7,创下3年来环比最大降幅。

    -官方PMI数据

    49% 32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公布,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与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上升,分别上升2.8和0.3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两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内。

    分行业看,20个行业中,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10个行业达到50%以上;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0个行业低于50%。从产品类型看,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

    值得注意的是,物价方面,11月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落,为44.4%,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仅服装鞋帽制造等5个行业高于50%,其余行业均低于50%。

    此外,从企业规模看,中型、小型企业生产指数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生产量保持增长;大型企业生产指数为49.9%,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略低于临界点0.1个百分点,表明本月大型企业生产量滞涨,采购经理对企业发展前景不甚乐观。

    -汇丰PMI数据

    47.7 创下3年来最大环比降幅

    汇丰银行昨天发布的11月份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从10月份的51降至47.7,再次跌回荣枯分水岭之下,并创下3年来最大环比降幅。

    汇丰方面称,11月新订单明显减少,降幅为32个月来最大,拖累制造业产量出现4个月来首次下降,产出指数与新订单指数皆创下有调查(2004年4月)以来最大环比降幅。不过,新接出口业务在11月份继续回升,与长期平均值大致持平。

    汇丰数据还显示,随着原料成本回落,11月中国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成本出现16个月来的首次下降,且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由于成本下降,制造业厂商因此相应下调产品价格,产出价格亦有明显降幅,为32个月以来最大。

    -解读

    PMI大幅回落意味着什么?

    经济增速回落趋势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11月份PMI低于50%,显示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预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新产品订单和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反映市场需求总体走低,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可能从成本提高转向订单不足。由于国内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增长稳中略有提高,因此未来经济增速的回调预计会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的下滑。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正在增加。”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从内部需求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疲软,整体内需出现了趋冷现象;从外部需求来看,中国面临欧元区需求快速下滑的压力,对欧元区的出口下滑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并不代表经济拐点来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延续稳中趋缓的态势,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的空间,但此番PMI降至50%以下,并不代表经济拐点来临,“虽然50%是经济走势强弱的分界点理论值,但中国经济拐点对应的PMI值应远远低于50%”。

    蔡进表示,外界无需过分担忧PMI下降,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在9.2%左右,“但也要有所警惕,PMI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在增加,特别是市场需求显示出的疲态值得关注”。

    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放松?

    “保增长”意图渐强

    前晚,央行以快于市场预期的动作3年来首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部分专家认为,货币政策的拐点已现,宏观政策料将加速、加力微调,以传递“保增长”的意图。此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的讲话,就被市场解读为政策调控重心的转变。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11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终值显示制造业景气度快速下滑,加之通胀回落的速度快于预期,今后“保增长”将取代“抗通胀”成为决策层的政策重心,“最早于今年年底,宏观政策将可能转向全面宽松。随着宽松的政策措施在未来几个月逐步发挥作用,中国经济明年仍能实现8%以上的增长”。

    刘利刚认为,购进价格指数下降,表明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正逐步减轻,这也为未来的政策放松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

    政策不应全面放松

    不过,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看来,尽管宏观调控重心正在从“抗通胀”逐步转向“稳增长”,但这并非调控方向改变。“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蔡进认为,宏观调控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不能急于放松,也没有必要继续趋紧;同时,可适时适度做定向结构调整,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来提高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也认为,即使四季度中国经济放缓,全年GDP也可以保持9%以上的增速,所以并不需要通过放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同时,全球几大央行又开始联手释放流动性,全球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增加,中国通胀的长期压力犹存,“在这种局面下,宏观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应该”。

    -名词解释:PMI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为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在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期间,我国PMI曾连续5个月在50%以下运行,最低曾触及38.8%的低点。(记者马文婷)

      11月份公布的中国首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与北京最近的天气一样骤然降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公布的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超预期回落至49%的低点,这是自2009年3月以来该数据首次降至50%这一荣枯线的下方。同日公布的代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更是大幅降至47.7,创下3年来环比最大降幅。

    -官方PMI数据

    49% 32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公布,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与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上升,分别上升2.8和0.3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两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内。

    分行业看,20个行业中,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10个行业达到50%以上;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0个行业低于50%。从产品类型看,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

    值得注意的是,物价方面,11月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落,为44.4%,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仅服装鞋帽制造等5个行业高于50%,其余行业均低于50%。

    此外,从企业规模看,中型、小型企业生产指数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生产量保持增长;大型企业生产指数为49.9%,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略低于临界点0.1个百分点,表明本月大型企业生产量滞涨,采购经理对企业发展前景不甚乐观。

    -汇丰PMI数据

    47.7 创下3年来最大环比降幅

    汇丰银行昨天发布的11月份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从10月份的51降至47.7,再次跌回荣枯分水岭之下,并创下3年来最大环比降幅。

    汇丰方面称,11月新订单明显减少,降幅为32个月来最大,拖累制造业产量出现4个月来首次下降,产出指数与新订单指数皆创下有调查(2004年4月)以来最大环比降幅。不过,新接出口业务在11月份继续回升,与长期平均值大致持平。

    汇丰数据还显示,随着原料成本回落,11月中国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成本出现16个月来的首次下降,且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由于成本下降,制造业厂商因此相应下调产品价格,产出价格亦有明显降幅,为32个月以来最大。

    -解读

    PMI大幅回落意味着什么?

    经济增速回落趋势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11月份PMI低于50%,显示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预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新产品订单和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反映市场需求总体走低,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可能从成本提高转向订单不足。由于国内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增长稳中略有提高,因此未来经济增速的回调预计会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的下滑。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正在增加。”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从内部需求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疲软,整体内需出现了趋冷现象;从外部需求来看,中国面临欧元区需求快速下滑的压力,对欧元区的出口下滑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并不代表经济拐点来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延续稳中趋缓的态势,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的空间,但此番PMI降至50%以下,并不代表经济拐点来临,“虽然50%是经济走势强弱的分界点理论值,但中国经济拐点对应的PMI值应远远低于50%”。

    蔡进表示,外界无需过分担忧PMI下降,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在9.2%左右,“但也要有所警惕,PMI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在增加,特别是市场需求显示出的疲态值得关注”。

    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放松?

    “保增长”意图渐强

    前晚,央行以快于市场预期的动作3年来首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部分专家认为,货币政策的拐点已现,宏观政策料将加速、加力微调,以传递“保增长”的意图。此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的讲话,就被市场解读为政策调控重心的转变。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11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终值显示制造业景气度快速下滑,加之通胀回落的速度快于预期,今后“保增长”将取代“抗通胀”成为决策层的政策重心,“最早于今年年底,宏观政策将可能转向全面宽松。随着宽松的政策措施在未来几个月逐步发挥作用,中国经济明年仍能实现8%以上的增长”。

    刘利刚认为,购进价格指数下降,表明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正逐步减轻,这也为未来的政策放松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基础条件。

    政策不应全面放松

    不过,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看来,尽管宏观调控重心正在从“抗通胀”逐步转向“稳增长”,但这并非调控方向改变。“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蔡进认为,宏观调控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不能急于放松,也没有必要继续趋紧;同时,可适时适度做定向结构调整,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来提高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也认为,即使四季度中国经济放缓,全年GDP也可以保持9%以上的增速,所以并不需要通过放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同时,全球几大央行又开始联手释放流动性,全球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增加,中国通胀的长期压力犹存,“在这种局面下,宏观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应该”。

    -名词解释:PMI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为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在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期间,我国PMI曾连续5个月在50%以下运行,最低曾触及38.8%的低点。(记者马文婷)

    来源:京华时报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北京翠城保障房陷质量门 国企也建"豆腐渣"?
下一篇: 别墅楼顶冒出四角"凉亭" 城管:已责令停工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