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的作业下,昔日的村庄变成了湿漉漉的黄土坑。
村民张大爷:“现在的‘大坑’就是前常峪、后常峪村的村庄。在此映衬下不远处零落的几户人家显得格外凄凉。.
近些年来,方兴未艾的房地产开发、各重点及重大工程上马建设,以及与之如影随形的征地拆迁一次次触动广大百姓利益与基层相关部门之间的敏感神经,也一次次考验着有关职能部门领导的行政能力与智慧。一方面顾及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还要兼顾百姓利益,特别是征用百姓土地和发展经济政府收益之间平衡,维护群众利益往往在一些部门变成了空话,百姓处在失衡天枰的另一头,便产生了利与民的博弈。
“典范”之作成百姓“心头之痛”
在河北省滦县,从2005年起,响堂镇部分村民就因县、镇、村三级政府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问题与村民发生“纠葛”,当地为发展经济,三十几个村的土地都被司家营铁矿征用,发展经济带来的百姓之痛在这里变得越来越剧烈。
响唐镇岩山新村,一直是被外人注目下得“岩山模式”新农村建设典范。然而,在当地百姓心中却有着难言之隐。在村民王占荣的家里,他告诉记者一个搬迁引发的利与民博弈的故事,这原本应该给当地百姓带来富足的新农村建设背后却有着一场心酸的搬迁、土地补偿“拉锯战”,可居“典范”之作却成为当地百姓的“心头之痛”。
滦县新城东南4公里处的平清公路边,这里便是河北省著名的企业研山铁矿,当地百姓把这个矿统称为司家营铁矿。在铁矿的南头,便是黄土堆积高如小山头的铁矿废料。周围是成群结队的大型装载卡车,在尘土飞扬中穿梭于狭窄的土路中。
村民代表王占荣站在土堆旁,手指着面前约1000余亩的一个巨大土坑向记者表示,之前这就是前常峪、后常峪村的村庄,现在变成的“土坑”。
王占荣口中的“土坑”,就是滦县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的浩大工程用地。据王占荣介绍,这样大的“土坑”,在响堂镇平清大公路路东还有多达5个,同为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地。
据村民介绍,自2005年开始,滦县政府打着“公益”旗号,在国家发改委未立项、国土资源部未批复司家营铁矿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滦县政府就与原唐山钢铁集团(现属河北钢铁集团)为了开发亚洲最大的铁矿——滦县司家营铁矿,在其项目建设地唐山滦县响堂镇,用露天开采方式侵吞滦县响堂镇西法宝村、东法宝村、田峪村、隐峪村、徐寨子村等30个自然行政村,基本农田2万多亩,搬迁人口5363人。
记者看到,在“土坑”里几台大型挖土机在忙碌着。王占荣告诉记者,卡车先把深达几十米的厚土拉走,剥离出来的铁矿石才能开采,这种开采都是露天进行的。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前常峪、后常峪村的“土坑”东北角,记者看到了一小片未被占挖的平地。村民张大爷告诉记者,那里就是他居住的村庄,现在还有三四户不愿意搬走,是因为搬迁补偿太少成了“钉子户”。
从“大坑”这边望去,零落的几户人家显得格外凄凉。在他们门前巨达千亩地的大坑,满是湿漉漉的黄土,几台挖土机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着,成群结队的大型卡车在轰鸣声的伴随下,从记者身边鱼贯出入,被卷起的尘土四散飞扬,松软的土地碾压出一道深深的沟壑,场面 “蔚为壮观”。
“就是这样的车,每天都在往外拉,他们把这些土拉走之后,再开采铁矿。”张大爷及村民既愤怒又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住在这大半辈子了,这些土地就这样被破坏。”
面对这样大面积的露天式开采,记者问当地村民还存在多少?村民们说:“现在是二期,按照县里及有关部门当初的规划,未来还有三期的开采用地和司家营铁矿家属楼的建设用地。”
“今年10月29日,滦县相关部门调动警力和消防部门,以及闲杂人员上百人,非法强行占有西三里、东三里村村民的基本农田、耕地1300多亩用来建司家营铁矿家属楼。”西三里村村民刘老汉如是说。
豪华气派的研山铁矿遮掩着当地发展经济带来的巨大之痛。
在西三里、东三里村记者看到,占地一千余亩的耕地用近2米高的蓝色铁板圈围着,里面还站立着玉米秸秆和种植的嫩绿青菜。
面对这样的情景,当地四五十位村民围站在一起,向记者七嘴八舌诉说他们的怨气与苦衷,还对记者百般叮嘱要小心自身安全,因为对方势力很大。
焦黄饥弱的百姓面对“他们势力很大”,显得百般无奈,泪滴欲垂。
西三里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司家营铁矿家属楼征地,铁矿给滦县的土地补偿费是每亩98万元,而到了我们手里每亩土地补偿22400元/亩。
有村民告诉记者,司家营铁矿一期二期占地用地,给村民的土地补偿费是每亩8万元,安置补助费每人13.5万元。滦县政府给响堂镇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每亩2.08万元,经过县、镇、村之后,到农民手里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每亩1.68万元。而现在司家营铁矿一期二期占用地村民的安置费、搬迁费、社会保证金都还没拿到。村民的土地被“渔利”,于是很多家都没有签订转租协议。
王占荣告诉记者,为了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工程占地拆迁顺利进行,滦县政府专程召开了一次拆迁督办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强调了株连拆迁原则,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一对一的做工作,须对其当事人(与被拆迁户有关联者)进行诫勉,由警告、停职、停发工资、不让小孩上学等方式督其办理”。
在“株连”拆迁的“威吓”下,昔日安静和谐的滦县面目全非,巨大的拆迁龙卷风犹如从天而降的巨龙疯狂而肆意地吞噬着小城的宁静……。
记者辗转周折多方求证未果
记者在国土资源部国土资预审字(2010)26号关于唐钢滦县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工程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复函上看到,该项目申请用地面积1039.62公顷,经审查,核减用地33.92公顷,用地规模控制在1005.70公顷范围内,其中农用地802.48公顷(含耕地747.50公顷)。而在实际征地用地时要比申请的要多的多,其中还不包括1300多亩的司家营铁矿家属楼建设用地。
面对上述拆迁补偿差价和国土资源部的实际批复土地,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滦县有关部门。
记者在滦县国土资源局,看到整个楼层办公室只有寥寥几个人在办公。在滦县国土局办公室一位自称是帮忙接电话的蔡女士表示,他们一个局长陪省里领导在考察,一个去唐山市开会了,还有一个生病住院了。
响堂镇政府办公室,记者也是得到工作人员类似的回答。记者所要找的人均“不在”,整个镇政府办公楼在冬日的下午,显得格外冷清。
记者来到滦县信访局,负责群众信访工作的张先生表示,他也在外边陪同省里领导考察,不方便接受采访。
记者几经辗转,找到了滦县宣传部新闻科候科长。侯科长告诉记者,他不方便出面协调其他部门接受记者采访。他一直强调司家营铁矿是省、市、县里的重点工程。
据了解,司家营铁矿隶属于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其矿区总体规划在地域上分为司家营矿区、凹陇山尾矿库、范各庄尾矿库三部分。其中,区域内共有生产、在建和拟建铁矿山7座。分别是司家营铁矿一期、二期,以及拟建司家营铁矿南区、大贾庄铁矿、常峪铁矿、马城铁矿和尹峪铁矿。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生产运营,三期因拆迁赔偿不公,没有达成拆迁协议。
这样大的铁矿山开采,司家营铁矿有没有合法的征地用地审批手续呢?候科长表示,司家营铁矿二期的开采是有国土资源部的用地审批手续,印象中国土资源号是:20111995号,审批是15000亩。面对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地实际占用2万余亩时,侯科长表示这个不在他的工作范畴内,建议采访国土局负责人。
记者在一份2010年5月20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回复给当地村民杜仲合,关于请求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的“国土资源部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上查证,“我部未办理过唐钢滦县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无法向您提供有关信息,请您核实项目用地审批有关情况”。由此可见,百姓力争之权益,并非无理取闹。
就这样,可谓“昼夜之间,神鬼不觉”,纯朴善良的滦县老百姓浑然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大半辈子的土地和村庄被无情的“铁矿经济”悄悄变没了。
自2005年到2011年11月,面对滦县相关部门的劝诱与强制搬迁,响堂镇村民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只能通过上访,以求上级相关部门能给一个合理解决的方法。但没想到,他们的力争权益并没有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呼应,而且还带来了厄运。村民王占荣、高建亭等8人因不配合搬迁,被分别判刑3年、2年不等。
一场因经济发展与百姓利益博弈的大戏仍在滦县继续上演,取舍之间,仍考验当地领导者的智慧与行政能力。
记者 王胜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