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巨琳 (1 /1张)
随着监管层强化上市公司分红,投资者对分红纳税的关注也再度升温———
作为新一届证监会的新政之一,“强化分红”被社会广为关注。
而随着强化分红政策的实施,与上市公司分红相生相伴的“红利税”,也再次被纳入公众视野并引发热议。
■分红新政引发新热议
众多业内人士呼吁,减免或取消“红利税”,是时候被提上日程了。
其原因是:“红利税”造成了不同投资者之间的税负不均,尤其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降低或取消红利税,有利于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培养A股的长期投资理念等等。
但也有专家表示,取消“红利税”与税收制度相悖。要刺激分红积极性,不能单靠取消红利税。
■什么叫红利所得税?
据介绍,红利所得税属于“个人所得税”的范畴。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条款,个人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5年6月,A股市场处于熊市最低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为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即自2005年6月13日起,现金红利暂减为按所得的50%计征20%个税。由此,目前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实际是按10%征税。
■红利税争议始终存在
有关证券投资方面的税收,有两项一直被关注和讨论,一项是资本利得税,另一项就是股票红利税。
在大牛市环境中,资本利得税更容易被提起,提出征收资本利得税以抑制股市过热的观点不少,当然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
但对于红利税,则几乎是在争议声中一直征收到现在,尤其是在股市低迷时。
近期,新一届证监会的“第一把火”——强化分红政策已经初见成效;在监管完善上市公司分红的同时,取消红利税的呼声再次高涨。
A股江河日下,也让普通投资者对取消红利税充满渴望。
■文/本报记者 齐雁冰
■漫画/陈彬
业内激辩
取消红利税利大弊大?
正方
红利税存在税负不均 取消有利于鼓励分红
据了解,多数市场人士赞成减免或者取消红利税。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目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来源于公司的税后利润,顾名思义是缴纳了所得税之后的利润。
而个人投资者、基金在收到分红后,还需要再按1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造成重复征税;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分配的红利很难等额到达投资者手中。
降低或取消红利税,有利于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并引导个人投资者参与到长期投资中去。
此外,按目前相关法规,个人投资者、基金所获得的上市公司股息红利需要缴税,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同投资者之间的税负不均。
天相投资顾问董事长林义相同样赞成取消红利税。“取消红利税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而且有利于改善政府运行,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同时,取消红利税也不会严重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超过30%,远远超过了GDP增速。
林义相认为,在征收红利税的情况下,事实上,分红是把一部分股东权益转化成了政府税收,是损害投资者利益的。
但是,如果不分红,投资者什么也得不到,所以大家觉得分点红,哪怕损失点股东权益也是好的。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可见红利税之“害”有多重。
■文/本报记者 齐雁冰
反方
取消有悖于税收制度建设
恐怕会引发另一种不公
而有税务专家表示,至少就目前而言,红利税有存在的必要。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分红税属于个人所得税,总体来看,个税注重税负平衡的问题。
比方说工资薪金,目前执行5%至45%的累进税率,计算下来,超过9000元就适合25%的税率,工资薪金属于劳动所得;红利税本来是20%,目前减按10%征收,而红利属于资本所得。
从这一点上看,属于逆向调节,说通俗点就是“收益越低,相对税负反而越重”。如果取消红利税,会引起更大、更广泛的麻烦。
而解决上述不平衡的办法,就是综合所得税制,但目前而言,国内条件还不具备。
一直呼吁国内上市公司应该学会按季分红,提倡中国股市应逐渐从“快牛慢熊”步入“慢牛短熊”发展格局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不赞成靠取消红利税刺激分红积极性。
董登新称,“以取消红利税刺激股市、提高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的愿望是好的,但很不现实,并且与税收制度相悖。
■文/本报记者 齐雁冰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