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风险是2011年影响资本市场的关键性因素,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欧债危机起起伏伏的阴云压制下,大宗商品整体以下行为主。聚氯乙烯(PVC)期货指数显示,8月初至今的最大跌幅高达25%,目前价格已回至2009年PVC上市之初的水平。近期随着市场对于前期利空的消化,PVC步入区间震荡。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经过三个季度的下跌,PVC估值水平目前在一个阶段性底部,短期有技术性修复反弹的需求,但在宏观层面没有实质性转好的前提下,不可能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整体仍维持震荡格局。
欧债问题接近无解,整体经济放缓不可避免。虽然从短期来看,欧洲问题急剧恶化的风险并不大,但就中线角度而言,欧元区最终有可能走向解体。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债务问题最严重的五个国家目前信用违约互换(CDS)仍处于高位,表明违约风险较大,整体欧债问题的解决恐怕要延续到2012年底之后了。
美国经济复苏尚属稳健,但经济数据自探底回升以来目前在较低水平开始震荡,没有继续上升。目前不能观察到加速复苏。另外,居民对于未来的消费信心却始终没有明显的回复,从美国两个机构统计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当前均远低于危机前水平,表明消费者谨慎情绪上升。经历了2008年的危机后,透支消费的理念已经被动摇。而中国由于经济结构性调整,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3个月回落,10月PMI为50.4%,较9月份下降0.8%,表明经济在经历了6月、7月短期反弹后持续回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而PMI季调后趋势数据则反映目前经济仍在底部区域。可见,短期全球经济依旧充斥着不确定性,而中线整体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趋势难以改变。在经济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之前,大宗商品市场仍将受到一定压制。
PVC成本底线不断抬升将成为趋势。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PVC的上游是煤炭、乙烯、电力等初始能源,随着经济发展必然带来通胀,最终会导致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呈现螺旋型上涨。另外一个原因是“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导致成本上升。具体而言,目前影响较大的是PVC的上游电石行业,高耗能的电石行业成为落后产能淘汰的重灾区。预计未来电石的淘汰速度快于新增产能速度,电石供应偏紧的格局将继续持续,电石的价格上涨,将不断抬升PVC的成本底线。尤其PVC行业目前是低利润或濒临亏损的状态,成本支撑对价格的意义或将更为突出。
但从PVC的供需方面来看却不容乐观。供应面上,2011年中国将有接近574万吨的新扩或新建产能投产,而自三季度以来由于纯碱的销售状况良好,氯碱平衡导致PVC企业开工率恢复较快,目前已从金融危机之后50%~60%升至70%~80%,国内供应压力有增无减。而需求面上,由于下游房地产市场“限购令”等调控措施出台,对PVC实质性需求已经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再加上冬季是消费淡季,下游消费继续缩减。整体上,PVC行业仍处供大于求的状况之中,对PVC价格形成一定压制。
综合来看,受系统性风险压制以及消费淡季来临的影响,PVC中期难有较强表现;但成本支撑使得PVC下行空间有限,目前价格处于相对底部区间。因此,V1205近期将维持6500元~7000元的区间震荡,关注量能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