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让药品出厂价见见光
2011-11-29 16:53:2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宋嵩绘  药品出厂价的公开透明,会倒逼医疗体制、医药产业改革,最终掀倒虚高药价  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药品出厂价格的调查办法,并从12月1日开始进行调查。  此前,发改委开出了对医药企...
  
宋 嵩绘


  药品出厂价的公开透明,会倒逼医疗体制、医药产业改革,最终掀倒虚高药价

  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药品出厂价格的调查办法,并从12月1日开始进行调查。

  此前,发改委开出了对医药企业垄断行为的巨额罚单,现在又要对药价的源头展开调查。这一系列动作的信号指向已经非常明显,就是对药价虚高的顽疾开刀。

  很多人把药价虚高的帽子给药厂、医药代表、医生扣上,确实,他们是药价利益链的一环,尤其是流通环节吃两头,用尽回扣、赞助等手段。他们应该受罚,并受到严惩。

  其实,药价虚高的根子,在当前落后的医疗体制、散乱的医药产业上。以药养医机制,成为医疗领域最大的毒瘤,扭曲了医生的激励机制,产生了使用高价药的冲动。

  小、散、乱、弱的医药产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为了让产品打入市场,各种竞争手段纷纷登台,回扣、潜规则愈演愈烈,流通成本不降反升,导致药价虚高。

  治理药价虚高,根本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药品出厂价见光,充分晒到太阳,让一切潜规则无所藏身。药品出厂价的公开透明,会倒逼医疗体制、医药产业改革,最终掀倒虚高药价。

  然而,调查药品的出厂价,困难不少。

  首先,要了解企业生产成本,而每家企业的情况各异,尤其是中成药情况更复杂;其次,全国约5000家药厂,即使每个药厂只调查1—2个品规,耗费的人力也不少;第三,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很可能不予配合,甚至虚报价格。

  让药价“底牌”见光,掀药价的老底,就应该排除一切困难,找出真实底价,最终实现采集底价、公布底价、定期调整的制度化。同时,配套进行定价机制、公立医院、流通领域、医保支付方式、政府监管机制等多层改革。

  对改革涉及的药品质量监管、卫生、工信、商务等多个部门,须协调一致,建立常态机制,保证持续性和有效性。

  实际上,实行了一年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办法,已经确定了很多常用药的底价。借此契机,让药价回归合理价位,消除各利益方寻租的空间,挪走压在老百姓头上的药费大山,将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责任编辑:乔雪峰)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配校车要花4500亿吗
下一篇:2011年八大并购公司案例点评华谊兄弟等在列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