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纸业长期排污造成的污泥沉淀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决不能损害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这是临沭县委书记孙丰刚曾经说过的话,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石门镇的华星纸业有限公司(简称华星纸业),长期向河道里偷排又黑又臭的生产废水,当地群众深受污染之害,而环保部门对这一现象却不闻不问,视若罔闻。
可能因电缆烧坏而车间检修
晚上偷排白天毁证
日前,《中国环境观察》来到临沭县石门镇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当地出租司机的帮助下,找到了位于该县石门镇路西的华星纸业,得知本刊到来的消息,一些村民放下手头的农活,纷纷聚拢过来指证造纸厂给他们带来的污染危害。“臭死了,熏的头疼,若在夏天,一公里远都能闻到臭味,我们的地下生活用水也被污染了,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得被毒死。”为进一步证实造纸厂的排污事实,一位村民干脆用铁锹在河道里撅起了一铲淤泥,瞬间,一股恶臭的气味自河底扑鼻而出,本刊吃惊发现,河底黑臭的污泥足有半米多深,覆盖了长长的整条河道。
现场看到,华星纸业的南侧十几名工人正在修建污水处理池,一些建好的池子储满了又黑又脏的废水,散发出阵阵恶臭的气味令人作呕,华星纸业后院堆满废纸纸屑,生产车间正在新建一条板箱纸生产线。造纸厂北侧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渠,越过一条公路,沿着河道向东步行,华星造纸厂排污的痕迹逐渐清晰起来,河底被浸染成暗红,此时,河道中正缓缓流淌着一些清水,当地村民说,华星纸业通常在晚上进行排污之后,白天再向河道里排放一些清水,以冲刷或稀释晚上偷排的废水,达到毁灭“罪证”的目的。
当地村民告诉本刊,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经刘塘村东河依次流经沭河、槐河,最后注入江苏省石良河水库。华星造纸排放的黑臭废水直接威胁到下游民众的饮水安全。
华星纸业正在扩建的生产线
领导“吃了好处”包庇企业违法
附近居民介绍,华星纸厂十多年来一直如此,河道里的鱼虾早就死光了。倘若用河里的水进行灌溉,庄稼一浇就死,他们现在不敢再用河水进行浇地了,只能靠天吃饭。刘塘村村民称,造纸厂投产之前,河道两侧的小麦亩产1000多斤,而现在亩产只有200来斤。令他们更感到恐惧的是,最近几年,刘塘村及处于造纸厂下游的张刘二村、小石门村等村庄患癌症、肺结核等疾病去世的人特别多,他们怀疑这些都跟地下水受到污染有关,为此曾多次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但一直无人理睬。
在本刊调查过程中,一位谙熟华星造纸厂内部情况的人士透露,“石门镇镇领导从华星造纸厂和该厂附近的一家‘临沭县大洋食品有限公司’得了不少“好处费”,石门镇政府某位领导的轿车就是上述企业赠送的。”
华星纸业院内堆满纸屑
环保作伪证 疏于监管
为了进一步核实华星纸业相关环评手续,在临沭县环保局,局长胡文杰先是打电话叫来宣传部一工作人员,随后又暗示本刊,北京有不少高层领导都是临沭县的。当本刊提出查看华星纸业环评文件时,胡文杰表示,华星纸业的环评手续县环保局没有,要看得到企业去。
无奈之下,本刊与临沭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刘队长一同来到华星纸业,企业有关负责人却告诉本刊,手续都在老板那里,而老板在外地出差,手续拿不出来。攀谈中,本刊了解到,华星造纸厂是省批再生纸造纸项目,是临沭县招商引资过来的,投资1亿多元,于2003年开始建设,2005年建成投产的,年生产纸能力为22万吨。目前正在扩建一条板箱纸生产线和新建污水处理池项目。
本刊注意到,临沭县环保局对造纸厂的污染环境及手续问题,自始至终只字不提,似乎与企业之间早已形成不言而喻的“默契”。
临沭县环保局在回复中提到:华星纸业2011年3月20日因为技改项目停产到现在,而本刊工作人员在华星纸业看到:该公司2011年9月12日的甲、乙班次生产消耗日报表数据。即便在9月22日,华星纸业的生产部还因生产故障,致电缆槽电缆多处烧坏,造成安全隐患而对当事员工做出处罚决定。不晓得临沭县环保局是出于怎样的困难,而出此伪证。
造纸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而对于这样一家以偷排方式处理污水的造纸企业,其是否具有环评手续、是否通过相关部门审批验收令人质疑。但无论企业手续是否具备,都不能成为其污染环境的理由。对此,本刊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