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任何手续的炼铁厂却大张旗鼓生产,肆意污染环境,而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梁寨镇孟村,一家名为徐州邦裕铸造有限(邦裕铸造)公司的小炼铁,在不具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开足马力日夜生产,高炉及生产车间不停地向空气中排放红色烟尘,肆意污染着当地本应蔚蓝的天空,高分贝的噪声不绝于耳,严重侵害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邦裕铸造正在大肆排污
邦裕铸造污染触目惊心
7月26日上午,中国环境观察在出租司机的帮助下,找到位于丰县梁寨镇孟村附近的邦裕铸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建在农田之上,其东侧和南侧耕地上长着大片的玉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股股红褐色烟尘不时地擎天而上,两根高大的烟囱更是毫不间歇地向天空排放着红蓝相间的烟尘,浓烟随着风向四处飘散,距离邦裕铸造较近农田的玉米叶子上,早已落满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粉末,而玉米的枝叶也渐渐变得发黄。
“如果连续几天不下雨,干脆就不能往地里走,从地里出来一身漆黑,简直就不像人样了。”据当地村民介绍与实地了解,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足见其对当地环境的污染程度。
由于邦裕铸造长期污染,使得梁寨镇周边庄稼也逐渐减产,当地蒜农告诉《中国环境观察》,在这家企业建成之前他们亩产大蒜2000多斤,而现在亩产还不到1000斤。更让人诧异的是,当地村民还说,“因为受到污染,蒜在当地卖不出去,就远点卖到了北京。”
小楼村一位村民告诉本刊,“这家炼铁厂24小时生产,不但整天烟雾缭绕,噪音也很大,一到晚上简直没法入睡,老人更是受不了这个。”
提起这家小炼铁给村民带来的环境危害,当地群众在愤怒中充满无奈,“我们天天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走又走不了,只能呼吸这样的空气,有什么办法呀,人家有钱,早已买通了上面,知道谁告状就打击报复谁。”
企业无手续 环保执法难
据小楼村村民说,尽管“邦裕铸造”肆意污染着他们的生存环境,但从来没人过问过此事。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炼铁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应在800米到1400米之间,梁寨镇高庙村位于该企业的西侧,小楼村位于企业南侧,华山镇郭河村位于企业的西北角,这些村子距离企业的直线距离均不足300米 ,梁寨镇赵庄村距离该企业甚至不足百米远。这样不符合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企业,是哪一级环保部门批复的?
7月27日上午,《中国环境观察》在丰县环境保护局,提出看邦裕铸造有限公司的环评手续,环保局监察大队大队长直言不讳表示,这是个没有任何手续的企业,他们已经对企业下达过《处罚决定书》了,目前正在执行阶段。
监察大队长介绍说,邦裕铸造当时做了环评,但一直没有得到徐州市环保局的批复。对于高炉的体积,其表示,“高炉的体积向发改委报的是208立方,实际上达不到208立方。”今年工信部已经下文对400立方以下的炼铁炉进行淘汰,为何像邦裕铸造这样的违法小高炉就淘汰不掉呢?
国家明令淘汰的208立方小高炉,邦裕铸造一直使用
距离邦裕铸造较近的玉米叶子变黄
政府下文被指作秀
在丰县环保局提供的一份《丰县人民政府关于徐州邦裕铸造有限公司停止生产的通知》上,十分明确地指出,徐州邦裕铸造有限公司没有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属于擅自开工生产,并造成烟尘、粉尘、噪音等污染,华山镇郭河村群众多次上访,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让人疑惑的是,政府这份文件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在停工了不到一个月之后,该企业又大肆开工生产。由此,梁寨镇群众质疑:“县政府这份‘关停文件’只是一个形式,不但可以糊弄老百姓,必要时还可以为自己开脱责任。”
据了解,徐州邦裕铸造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开始建设,2008年7月建成投产,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一直违法生产,持续排污,这一现象直捣丰县政府审批、监管环节的缺位,值得深思。一个违法企业的发展,非要以牺牲梁寨镇近万老百姓的健康为代价的吗?对此,本刊将继续关注。
来源:中国环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