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整个银行业的数字确实非常亮丽,尤其是今年,企业的资金需求和经营压力都很大,而中国的银行业却像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可能会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甚至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增幅27.6%以外,其余银行增幅均在30%以上,其中华夏、南京、民生三家银行的增幅超过40%。
“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因为客户以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为主,由于这些客户往往存在着多种融资渠道,通常来说,面对银行就有更强的谈判能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难取得一个上浮较高的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如果一家银行面对较多的是零售客户、中小企业,或者其他一些特殊行业的客户,在贷款利率方面就可以有更高的上浮空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借助利息收入的带动,利润的快速增长在专注于中小企业的城商行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处长张海川近日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利润指标方面,目前城商银行总的资产利润率是1.42%,这高于国有制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总体水平,其中大约有30多家城商行的总资产利润率超过了2%,有五六家城商行的资产利润率超过了3%,最高达到了3.8%,在同业中属于相当高的水平。
对此,鲁政委表示,“城商行往往规模比较小,面对的主要是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而这些客户的谈判能力通常是不够强的,由此城商行就会依赖较高的净息差获取相对多的利润。然而这并不是值得一味庆贺的现象,因为目前中国的企业征信数据库尚不健全,在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面对这些企业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与此同时,在前述评级机构人士看来,目前银行上浮贷款利率的做法尚为粗放型。“就银行本身来看,其实定价能力是比较弱的,因为现在不是根据企业的风险来定价,只是粗放地上浮30%、40%甚至50%,也就是说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判断能力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所定价就会有不合理之处,然而市场的资金链状况又在加重这种行为,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环境就是持续恶化的。”
据某上市股份制银行公司内部人士介绍,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来说,贷款利率上浮到10%的水平就已经很难承受了,企业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可能被贷款成本所抵消。未来如何更好地实现银行与小企业共同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在银行贷款利率大幅度抬高的同时,如果存款利率也能相应提高,银行的利润可能不至于这么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玉宇近日公开表示,“银行利润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另一个是银行利率的管制。本来竞争也应该抬高存款利率,但是利率管制帮助银行压低存款利率,一高一低的结果是,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