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市场与行业发展面临着许多自身特有的风险。在对交易过程进行风险管理的同时,交易所应该提供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服务。
宋丽萍表示,为市场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是交易所在交易服务、上市服务以及自律监管之外的一项重要功能,这项功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全球范围内监管机构和市场各参与方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以及2011年二十国集团匹斯堡宣言之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共识:一是提高场内市场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风险管理功能;二是对场外衍生品分步实施风险管理,主要是提高场外衍生品的标准化工作,引入中央对手方制度,降低对手方的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宋丽萍认为,目前国内交易所市场已实现了集中交易与中央结算,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市场与行业发展面临许多自身特有的风险。在对交易过程进行风险管理的同时,交易所应提供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服务:一是风险管理应覆盖交易前、交易中与交易后多个环节,对某些新产品、新业务甚至还要向前,延伸到产品服务方案设计和系统准备环节,深交所和上交所承担中国证监会机构部赋予的事前对新产品的论证责任。二是风险管理的范围应该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等市场参与的主体。三是应着眼于维护市场安全运行的机制设施保障,以交易系统提供的监控和技术服务为核心,推动实施保障全市场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宋丽萍表示,发挥交易所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应该探索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投资者为导向,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二是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与服务;三是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工作,提高行业信息技术管理水平。深交所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比如教育数据的交换协议、证券识别编码体系,信息披露规范和信息备份标准等等。此外,还需要推动中介机构功能发挥,建立新产品业务风险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