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分红”才是分红制度初衷
2011-12-06 04:39:1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12月2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对近期市场热议的上市公司“强制分红”也进行了解读。她认为证监会的分红新政并非强制分红,而是鼓励和提倡上市公司分红。
上市公司该不该分红?毫无疑问,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股票有良好的回报,铁公鸡一毛不拔的行为历来为投资者所唾弃。然而,从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占比呈增加态势,但从股东的实际收益看,股息率多年一直维持在低位。
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后,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上市公司分红顽疾,可谓切中市场要害。但上市公司分红是否应该强制呢?有业内人士认为,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要求所有类型不同时期的上市公司强制分红,有可能给一些目前不具备分红条件的公司造成压力,以至于将分红当成任务,完全不是公司自身主动所为。
的确,相比强制分红,鼓励和提倡企业分红更加切实可行,也更加事实求是。诚如郭树清与王荣会见时所言,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对现金流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高科技企业,成长期投入较大,可能不具备现金分红的条件和能力。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做法,让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分红规划,而不是一味去完成分红任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成熟的资本市场来看,尽管美国投资者对分红很看重,甚至一些投资者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红,但管理层对上市公司分红并没有强制性规定,是否分红最终由公司股东大会决定。香港市场也流传着“存汇丰不如买汇丰”的说法,意思是把钱存入汇丰银行获取利息,不如买入汇丰股票获得股息。尽管如此,也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分红,一些高速发展中的互联网企业如谷歌从来没有分过红,高科技股如苹果自1995年以来也没有分过红,但丝毫不影响这些企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理由很简单:他们正处在企业的高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现金扩展业务,通过企业高速发展为股东带来收益。(下转A2版)
(上接A1版)这对国内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很好的借鉴。A股市场企业类型多样,很多创业型企业可能处于高速发展期,将盈利投入到主业中,一定时期不分红恰恰是为了通过发展为股东获取比分红更大的收益,这应该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市场对证监会分红制度的误解,很有可能被放大,并成为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的羁绊。事实上,企业诚意披露在分红问题上的取向比强制分红更重要,只要企业把分红取向公开透明化,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喜好,弄清自己是要通过股价还是通过分红来获利,从而选择不同的股票投资,这将促使有条件分红的企业主动分红。而从不分红到主动分红的过程,既是企业不断积累和增强分红意识的过程,也正是监管层鼓励和提倡分红的初衷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刺激消费至关重要
下一篇:--北京年内二手房交易套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