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业联盟”在营销领域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从2005年开始,这一商业模式就已经开始引入国内,在电信、金融、消费品领域展开合作,但在形成一波热潮后又渐归平静。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网络时代新传播、新营销方式的不断涌现,目前异业联盟这一商业模式开始风潮再起。
新形势下的“应急”选择
前不久,在成都一家药品企业担任副总的陈广受邀前往一家别墅楼盘参加楼盘赏鉴活动。在活动现场,他发现开发商安排了一系列与别墅销售看上去似乎并不关联的“沃尔沃名车试驾”。
“楼盘项目的推荐时间和沃尔沃展示、试驾的时间几乎是对等的。”而在他参加的另一家开发商进行的类似活动中,则是将瑞士名表品牌Perrelet和名笔品牌Caran d’Ache展览结合在楼盘的销售中。而在他近期一次偶然逛成都广百百货时,竟发现在该百货公司的4层,有某个高端品牌的汽车展厅,不定期会开展“闭馆销售”。
“一个户外品牌推四姑娘山雪山音乐节,也是和成都一家本地旅行社联合举办、联手促销。”陈广明显感觉到今年以来,不同行业、不同品牌之间的联合推广活动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包括中海、华润、龙湖、绿地、万华、万科等为代表的品牌开发商几乎都在尝试异业联盟。”万华地产策划部的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家加强房地产调控以来,国内楼市的销售日渐低迷,包括各大一线品牌在内的各路房地产开发商开始明显感觉到市场的寒意。
“成都今年上半年的别墅市场成交环比下降了32%,销售量下降明显快于新增的供应量。这对开发商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嘉联地产的陈正斌认为,在国家严厉的楼市政策调控连连出台,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的背景下,开发商的销售压力陡增。“这个行业大规模出现的异业联盟,其目的也是为了拉升市场人气,促进楼盘销售。”他说。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下游领域的地板、建材行业,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也开始频频闪现异业联盟身影。海尔家电携手大自然地板、西门子冰箱携手菲林格尔地板、长虹电视携手圣象集团,都在各自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品牌联动和促销。此外,特力屋、百安居等家居品牌也与苏宁电器等结成战略联盟,联手打造家居产业链。
“在最新这一轮异业联盟风潮里,房地产、家居以及家电等行业表现最积极。这和整个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有着密切的关联。此外,像家电和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激烈的领域,在这个领域的尝试也越来越多。这是市场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的一种选择。”北京营销学会高级讲师、营销策划人谭小芳表示,异业联盟在发达国家中早已盛行不衰。
“在全球最强势的300个品牌中,有40%在开展异业联盟。”而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品牌联盟、技术研发联盟、市场销售联盟、协作配套联盟等。谭小芳表示,恰当的异业联盟最大的好处在于共享资源、合作双方在不另行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营销效率,共享渠道,并进行共同的品牌传播。
但从本轮兴起的异业联盟风潮来看,作为能让品牌各方与消费者共同受益的品牌传播和市场营销方式,在目前这个阶段对很多企业而言,更多承担着解救困局的作用,“应急性的成分多了一些。”四川尚邦品牌战略公司分析师徐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