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荣总是不走和别人一样的路,他经常说:“Me too is not my style.”他觉得人生的意义很简单,就是要创造价值。他一生只待过两家公司:环宇电子、宏碁计算机。
大学毕业时,施振荣进入环宇电子从事研发工作,那是台湾第一家拥有研发部门的科技公司,新进员工月薪只有7000元台币,一年后才涨到1万元。当时台湾电子业仍不发达,薪资待遇也不及其他行业,实际上,飞利浦开出月薪200美元的优厚条件,争取他到飞利浦工作。但施振荣决定,以1万元薪资换百万元经验,很多朋友都觉得他不切实际。但施振荣看好电子产业的前景,不想错过机会。
32岁,施振荣与四位好友一起创办宏碁计算机。当时是1976年,台湾内外环境都还一片困顿,宏碁的象征意义很大,始终都背负着台湾人要扬眉吐气的重担,一路起起伏伏,几次在生死边缘挣扎。
一路都是失败
作为领头羊,宏碁失败的经验太多了。1990年,宏碁以9400万美元并购了美国高图斯公司,这也是宏碁付出学费最多的一次并购。
高图斯拥有迷你计算机的技术,而且在欧美已有相当程度的国际化部署,施振荣希望借它来提高宏碁计算机的附加值以及走向国际舞台的实力。但在并购之后,整个计算机产业的主流已经转向个人计算机(PC)。更严重的是,这家公司的思维仍活在过去“高利润”的时代,沟通起来非常困难,人力成本沉重。于是,宏碁在美国与欧洲同时出现巨亏,使原本已有组织膨胀问题的台湾总部,更加重了经营困难。施振荣在股东大会上遭到股东质疑,内部员工也不解:“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为什么要拿到国外去输掉?”
现在归纳起来,导致宏碁体质弱化的原因有五个:资金太多引起的“大头症”;组织大而无当;缺乏忧患意识;反应迟钝;权责不分的“大锅饭”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