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前不久,浙江的蔡女士在翻盖家中旧房的时候,找到一张1959年中国人民银行面值10万元的旧存单。蔡女士的先生随即便拿着这张存单去人民银行德清支行兑换,但当地银行认为这张存单和存款值得怀疑拒绝兑换,我们联系到了这张老存单的主人。
这张十万元存单正面为淡蓝色,票面上方四分之一处为盆状图案,寓意聚宝盆,盆内的上方为从右往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下的圆形圈内是从右往左的美术体储蓄和麦穗、齿轮环抱着的一只储蓄罐,圆周两侧为从右往左为定额存单字样。存单上,还有一行醒目的红字:中国人民银行武康支行,左下角是一枚私印。记者联系到了蔡女士的丈夫,他向我们大致描述了下兑换的过程。
蔡女士丈夫:当时我们到银行里面去问,当时我们拿那个复印件去的,他说原版拿去,我从昆明回来,把原版拿过去,拿过去了现在就处理到现在这个结果,经历了大概一个多月了吧,大概两个月了。他说,这个东西不好兑现。我说,不好兑现,要拿出不好兑现的依据来,依据他也没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张存单的兑换过程困难重重?蔡女士的丈夫说他就想和银行方面搞清楚三点问题。
蔡女士丈夫:一点就是这个存单是不是真的,他说这个存单是发行过的。第二点,我说59年的十万块币值是不是等于现在这个币值,这个问题他也没回答,就是59年这个币值。后来第三点,这个如说是真的,我应该到哪里去兑现?中国人民银行出来的,我这个民间的老百姓,我怎么解释呢,银行都解释不清,我怎么解释呢?
对于他的疑问,记者拨通了中国人民银行德清支行的电话,而该行职能部门的姜科长却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姜科长:不管你什么事情,我们现在有规定的,我们对外不接受电话采访的。你如果要采访可以的,就是要有采访证,我们要看的,还要有采访提纲。
而对于这样的结果,蔡女士的丈夫非常不满意。
蔡女士丈夫:他跟我说你这个东西再搞下去也没意思的,我们行长说过了,这个东西不能兑现的。现在我们的问题不是说这个的经济价值的问题,就是你银行要给我个明确的答复,这个是真的不真的。这个是假的,你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是你去报案的,不是我去报案。他就是也不说你是真的,他就是口头接待我们,反正没有给我们足够的证据解释这张存单。
岳屾山:如果银行认为这个存单是假的,银行应该告知储户到底假在那里。银行负有举证责任来证明这个存单是假的,如果证明不了这个存单是假的,就应该给人家进行兑换。
另外,岳屾山还告诉记者,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在1983年以后就没有个人兑换业务,但此前的业务应该由接续存贷业务的工行来执行。
岳屾山:83年之前像储蓄、贷款这些银行的业务是人民银行在做,在83年之后,国务院是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当中规定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所以我们这些老存折,我个人理解应该是可以到工商银行进行支取。
对于类似老存单不给兑换的情况,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朱煦则提醒银行,信字是银行机构生存的根本。
朱煦:银行和储户的关系实十分简单,我把钱存在你那儿,你就要对我负责。因此过往一张小存单也好,小存折也好,恰恰因为是年久了才更体现你银行的信用,如果你在这些单据上面的处理,还赶不上过往的钱庄、票号,我们国家在山西的钱庄、票号曾经是以信用闻名天下的,它恰恰就是一个信用为保证。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条件,所以不要小看这张存单的存兑,它更要保护的是它自己的信用,当然它自己信用的保护,也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储户对它更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