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虽然发生两个月了,不过,回想起上周的所见所闻,马天杰依然忧心忡忡。
“当地居民仍在被严重污染的地区耕种和放牧,或使用受污染的水进行灌溉。有居民反映,他养的一头牛不久前就在那片区域死亡了。”
马天杰所说的这块区域位于云南曲靖市陆良县。今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雨让这个地方骤然闻名全国:5000余吨非法倾倒的铬渣造成70多头牲畜死亡。
然而,雨水冲开的只是冰山一角。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铬渣堆就像这个国家背负的巨大‘有毒债务’,如果不立即减少‘毒债’规模,问题将可能积重难返,甚至父债子偿。”作为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的马天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超标242倍
“树木枯黄、土壤变色”——云南铬渣污染事件发生后,类似字眼频频出现。
这一环境事件是8月中旬被媒体大范围曝光的。经相关部门查实,被非法倾倒的铬渣属于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8月14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专家组赴曲靖调查。结果表明,在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铬渣堆场范围内,由于渗漏等原因,六价铬被检出超标。
六价铬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明确列为“人类致癌物”,长期接触有致癌风险。
公开报道多显示,喝了含六价铬的水会影响人体。而实际上,六价铬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引发健康问题。
据马天杰介绍,吸入六价铬可能导致鼻出血、鼻穿孔;皮肤接触可导致过敏或者溃疡;摄入则有可能导致肾脏、肝脏损伤。
虽然结论显示超标,但是珠江水利委员会的调查没有公开具体的超标数值。
8月17日到8月25日,绿色和平的调查小组前往云南进行了历时九天的实地调查。他们在采集样本、现场封存后,将样本送往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
8月30日,该组织公布了调查结果。
相关数据是惊人的: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东南围墙外的地下水出水口处,六价铬浓度竟为24.25mg/L
按照我国现行的标准,六价铬浓度超过0.1mg/L的地下水为五类水;六价铬浓度在0.05mg/L—0.1mg/L的地表水为五类水。超过相关标准的水被明确为不宜饮用。
这意味着,该处地下水出水口水体六价铬浓度超标242倍!
此外,绿色和平公布的结果还显示,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东南侧水稻田中存水的六价铬浓度也高达限值的126倍,工厂附近用于灌溉农田的南盘江水中六价铬浓度也超过五类水标准的2倍。
遗憾的是,尽管可能面临有毒物质的危害,绿色和平组织的人员在云南陆良走访时发现,当地村民仍经常在受污染区域放牧和种植粮食。
“确凿的调查数据表明,云南铬渣已经严重威胁当地地下水,并时刻威胁当地居民健康。”马天杰说。
“奇怪”的数据
此次污染只是整个“环境债”收的利息。
多篇媒体报道显示,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堆存的铬渣远不止5000吨。
这一点也印证了绿色和平的发现。
“5000多吨铬渣只是这个问题的一小部分。根据当地环保局的统计,还有大约14万吨的铬渣堆在南盘江边上的堆场。”马天杰说。
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统计的“全国铬渣堆存情况汇总表”显示,云南境内共有两处铬渣堆存点,除了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外,位于楚雄牟定市的渝滇化工有限公司厂内也堆存着大量铬渣。
云南环保部门的公开资料显示,渝滇化工有限公司因未建成铬渣堆放场的“三防”措施(防渗漏、防流失、防飞扬)于2005年6月停产,2006年当地环保部门筹资建成了该铬渣堆的三防工程。
马天杰领导的绿色和平调查小组在云南期间实地调查了该堆存点,但却发现了“奇怪”的数据。
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公布的该处铬渣堆存数量为1.5万吨,但是云南省环保局2006年数据则显示为9万多吨,绿色和平在调查中却被该厂值守人员告知为7万吨左右。
无论数据究竟是多少,有一点可以证实,长期堆存的铬渣通过雨淋、渗漏持续产生有毒废水,正在威胁当地环境。
马天杰说,牟定渝滇化工有限公司厂内的铬渣堆目前仍处于堆存状态。通过比色计快速检测,他们发现该厂废水池中聚集的污水含有高浓度的六价铬,已超过仪器最高可检测值(1mg/L)。
未如期完成的五年整治
14万吨堆场远远不是铬渣“故事”的全部。
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编制的《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显示,有41个总量为400万吨左右的铬渣堆分布在全国19个省(区、市)。整治方案要求,在2010年年底前,所有堆存铬渣实现无害化处置,彻底消除铬渣对环境的威胁。
然而,环保部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累计处置铬渣超过300万吨。列入《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的19个省(区、市)中,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湖北、重庆和陕西等7个省(市)的铬渣已全部处置完毕,天津和吉林的铬渣处置设施尚在建设之中。
这也意味着,目前仍有约100万吨堆存铬渣尚未处置,12个省份的堆存铬渣尚未处置完毕。
“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应对‘十一五’期间的《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进行重新审视,分析2010年全国铬渣堆全部无害化处理的目标未能完成的具体原因,在有针对性调整的基础上,制定‘十二五’期间的铬渣堆处置方案。”马天杰说。
令马天杰欣慰的是,危险废物污染已经再次引起国家最高层面的重视。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其中专门提到“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马天杰建议,包括铬渣污染治理在内的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应向社会充分公开信息、鼓励公众参与,并强调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而非依赖末端治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