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 于凤琴
领导干部是一个单位的权力中心和主要责任人,同时也是一个单位的矛盾焦点,时刻保持警觉,对权力的实施、责任的维系、矛盾的处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领导干部保持警觉,关切问题,思索求证,警惕风险,清醒头脑,可使领导工作永远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
警觉,是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的事变或危险所具有的敏锐感觉。领导干部是一个单位的权力中心和主要责任人,同时也是一个单位的矛盾焦点,时刻保持警觉,对权力的实施、责任的维系、矛盾的处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保持警觉就是要敏感政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党的意志,跟紧党的步伐,是最大的政治,政治上保持清醒,旗帜方向就不会走偏,没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就难以保持警觉。所以,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提高政治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信念,增强理想信仰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胸揽全局,强化服从大局和紧跟形势的能力。坚持讲政治,跟党走,言行一致,代表党的利益思考问题,作领导工作才会符合党的要求、群众的意愿。
保持警觉就是要认清风险。风险是领导干部手中权力运用不当导致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领导干部握有大权,拥有资源,各种各样的诱惑就在身边,风险自然尾随其后。领导干部职务特殊,风险常伴职务活动的左右,重大事项决策时,财务支出时,提拔干部时,调动离职时,各种关系建立或调整时,都是风险的高发期,无数双眼睛在关注、在监督,无视监督,风险就会变成现实,为时晚矣。因此,领导干部要认清风险,穿上“防弹衣”,自念“紧箍咒”,谨言慎行,时刻看到头上的利剑在高悬,时刻注意前进路上的警示牌。
保持警觉就是要坚持原则。坚持原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在原则的左右保持警觉就会守住原则的底线。领导干部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往往会受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常把原则放在身边,时刻自我提醒,是非条理就会分明,视线就不会模糊。原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法规,领导干部要视法规如水火、“高压线”,把法规作为立身处事的准绳,不去冒险,不越雷池,不存侥幸,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领导。无数事实证明,按原则办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领导干部要心系原则律令,胸怀原则美德。
保持警觉就要恪守纪律。纪律是维护集体利益而必须要遵守的规章、条文,领导干部作为集体的领导者,必须首先恪守纪律。领导干部要保持纪律面前的警觉性,关键要靠自律,以服从为前提,时刻警醒自己,言行符合领导干部的身份和职责,保持身正,不让“影子”有歪的机会。纪律具有强制性,领导干部保持纪律上的警觉,让自己时常感受到受限制的感觉,会有效控制个人欲望,更会有效察觉自己所出现的偏差。领导干部如同风筝,牵引风筝的线就是纪律,风筝飞得越高,牵引线拉得就要越紧,如果线断了,风筝必定会一头栽下。
保持警觉就要怀疑一切。领导干部怀疑一切是保持警觉的需要,只有怀疑一切,才会主动探索、求实。领导干部怀疑一切是一种精神,并不是对一切都怀疑,也不是盲目地质疑一切,在原则基础上,对利益关系、朋友关系、矛盾关系,保持审慎的怀疑态度,可使领导干部保持清醒。领导干部遇到问题或办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认清目的是什么,字该不该签,事该不该办,饭该不该吃,怀疑的过程就是思考过滤的过程,怀疑一切,小心求证,即使怀疑可能会让思考走弯路,但这正是重新认识的开始,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领导干部保持警觉,关切问题,思索求证,警惕风险,清醒头脑,可使领导工作永远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否则,失去警觉,随波逐流,就可能走入歧途,为所欲为,走向深渊。《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