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即日起开展食品流通领域打假治乱反欺诈专项执法检查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谭本政通讯员张黎明)近期,重庆一些超市接连发生了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销售的食品无进货记录等恶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经曝光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昨日,记者从万州区工商分局获悉,为确保万州食品安全,从即日起1个月内,万州工商部门将在全区食品流通行业开展以打假治乱反欺诈为主题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逐一对辖区食品商场(超市)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严查三类违法行为 据记者了解,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重点将检查商场、超市等食品销售商家是否存在假冒伪劣食品。主要检查的内容是,商家销售的是否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食品;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的食品;掺杂使假的食品;伪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食品;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同时还将检查是否存在来源不明食品。主要检查食品有无进货记录、未索取本地食品供货商随货同行的食品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单据及无供货商名称的食品等。 商家欺诈消费行为一直都是消费维权的重中之重,很多时候商家在价格标签上标明了降价,但是并未按照规定标注原价,这种行为就涉嫌消费价格欺诈。 据了解,此次专项检查重点还将检查商家是否存在欺诈消费行为。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是否含有虚假、夸大内容,是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商家的打折、促销等销售行为是否涉嫌价格欺诈等。 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检查项目就是商家销售食品时是否存在乱标注行为。 此类检查重点主要为:盛放散装食品的容器或外包装上是否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事项,是否存在以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经销的食品有无食品标签或食品标签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现制现售食品是否在醒目位置公示食品配料表等。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据了解,此次专项检查,区工商分局组织人力、物力,集中对辖区所有的食品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食杂店等进行一次打假治乱反欺诈大排查,重点排查人民群众需求量大的各类散装食品中存在的假冒伪劣、乱标注、无进货记录、虚假宣传等行为。同时,为确保检查效果,区工商分局还将组织召开辖区食品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及食品零售经营者参加的打假治乱反欺诈座谈会,宣讲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听取食品经营者在自身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措施等,对其在食品经营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督促其有针对性地完善管理措施,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并在适时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引导食品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自觉守法经营。 多次出现问题吊销其执照 此次专项检查将要加大对假冒伪劣、乱标注、无进货记录、虚假宣传、引人误导等食品经营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凡是查获的食品经营违法行为,一律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重、从快按上限处罚;对于存在典型的违法案件,将进行曝光处理;对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经营者,要依法责令停业、吊销其《食品流通许可证》、对主管人员纳入黑名单,坚决遏制食品经营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七月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