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做好做强制造业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
2011-11-02 15:42:41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已有好几年。现在,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有来自中国的产品。但就此认为,凡中国制造就等于都由中国制造,那就错了。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只是一个代工厂,离世界工厂...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已有好几年。现在,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有来自中国的产品。但就此认为,凡中国制造就等于都由中国制造,那就错了。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只是一个代工厂,离世界工厂还差得很远,只能称为“世界代工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没有制造业的经济是危险的。所以,中国要老老实实地把制造业做好做强。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一个最好的例子是德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包括最近被过度放大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出事的多数是制造业垮塌的国家,就连美国也是这样。唯独德国表现最好,不仅财政状况好于欧元区其他国家,出口好于其他国家,就连就业也好于其他国家。这得益于什么?得益于其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

  反观美国和英国的情况。英国现在基本上是一个玩“虚”的国家,主要依赖金融、教育及其他服务业。本来,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但到了20世纪初美国起来以后,英国就不行了,它的制造业占比越来越小。但英国人还玩得起,因为他们的科研与教育一直很强,再加上金融服务业占全球份额很大,因此,从全球分工来看,还能撑得起。

  但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科研与金融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要求很高,能够吸纳的一般劳动力与技术工人比重很小,这就容易造成结构性失业问题。前不久英国伦敦出现的骚乱事件,跟这个国家扭曲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关。尤其是青年人失业比重太大,完全是经济过“虚”的结果,这是一个教训。

  美国的情况本来不应该像英国那样,美国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有3亿多人口,又有很强的科研教育与市场力量,但现在也搞得一身债务,成了全世界背债最多的国家。问题出在哪里呢?可分析的地方很多,其中产业结构的扭曲与金融服务业的异化,造成了美国制造业的日渐衰落,结果便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比如,最近越搞越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有两个诉求,一是就业诉求,二是制裁“肥猫”诉求。这两个诉求看似不相关,其实,往深处挖,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有关。自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所谓全球化和全球产业分工的浪潮下,把大批企业移师海外,结果是企业虽实现了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益最大化,但国家却出现了产业空心化。

  现在,美国提出,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扩大出口,增加就业。这是对的。但时间已经有点晚了,需要花大力气做结构和产业调整。相比起来,德国就要好很多。德国统一后,他们摒弃内斗,内外兼修,尤其不放弃对制造业的投入,成为发达国家中制造业最强、最有活力,吸纳就业占比最多的国家,基本保持了一个健康的经济架构。

  从这一点上看,德国的经验最值得学习。因为,中国现在尽管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中高端领域、在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及技术工人的素质等方面,与德国相比还差得很远。中国现在顶多只能算一个“世界代工厂”,不能称为“世界工厂”,不能像德国那样输出一系列可信赖的、有自主品牌的制造产品。要走到这一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比如,美国苹果公司的许多产品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利润最厚的部分都不是由中国生产的。很多时髦的电子消费品,只是在最后组装环节在中国完成。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的中国产业工人,只是一群简单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付出的劳动和身心代价及环境与社会代价,与这些产品实际产生的利润之间是不匹配的。

  因此,中国需要从“代工厂”走出来,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不能像英美那样玩“虚”的,还没等制造业强起来,就搞那些没有根基、看不清前景的服务业。比如,像温州等地的有些工厂前几年开始不务正业地投机房地产,现在资金链断裂了,不仅把生意搞砸了,也把本业搞垮了。

  中国由于人口多、地区差异大,需求也多样,又有很强的、持续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发展压力。因此,即便现在外部形势比较复杂,但从内需看,也需要发展有市场前景和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加工制造业。只有把制造业做好做强了,才能形成稳健的经济结构,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承认三季度判断失误 券商资管经理向持有人致歉
下一篇:--创造更好的机制环境把人才“留住”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