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动态博弈中寻求利益最大化
2011-11-16 00:39: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经济面临困境、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中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之一。正因如此,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高度关注中国在APEC等世界经贸机制中的作用。前美国商务部部长卡洛斯所言或许很有代表性,他认为美国左右了世界经济的平均数,而中国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因为中国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以及资源尤其是能源的使用国”。随之而来的是,中国面临亚太区域的板块移动与动态化的国际环境。
欧美的金融债务危机以及中国经济总量的上升,导致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这种力量的变化启动了亚太周边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和东盟)的动态调整。中国应当适应全球范围内的动态博弈,因为这将会成为常态,也事关自身的利益:一是中国已经入局。在十年以前,在“中国威胁论”流行的时候,其实中国还没有入局,当輿论的热潮过去之后,各方开始频繁出牌时,说明中国真正入局了。这是一场“勇敢者游戏”,我们没有退路。二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上升。2010年末,中国有海外资产4.4万亿美元,而在2004年这一数字还仅仅只有0.9万亿美元。中国正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而且这一趋势可能会继续保持。三是国力上升带来更多的国际责任。对于中国的国力上升,国际社会反应复杂,一个强烈的诉求是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今天,若说全球政治经济阴谋密布可能言过其实,但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中的确充满着各种精准、系统与规模庞大的计算,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要适应这种政治算术,需要及时调整我们的观念,要定义我们的全球利益。我们支持什么?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从全球贸易自由化中受益颇多,而积累的外汇储备意味着中国将在海外购买更多的资产,因此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应当是重中之重。同时,我们反对什么?中国虽然国力在快速上升,但距离成为全球格局中的一极还很远,因此,就目前而言,中国需要尽力在多边机制的改革上多做文章,要明确反对各种绕过多边机制的结盟。
其次,中国需要更多地向世界说出我们的需求、说出我们的利益所在,说出我们经过计算的需求与利益。这大概也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要增强参与性。全球的贸易谈判、多边投资机制、能源资源合作,我们都要参与,这是一种态度。第二是建设性地提出我们的诉求。对于同一个议题,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优先顺序、不同的重心,而对于完全不符合我们利益的议题,在说“不”的同时,更需要建设性地提出我们的议题。第三,美国、欧盟等国的任何一项国内国际提议背后,都涉及许多具体的数学模型,他们的利益都是经过计算的。我们也需要大大增强政策提议的技术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新一轮金融危机似已难免
下一篇:--利用债务危机“倒逼”铁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