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本围剿中概股 业内专家热议解决之道
2011-11-16 17:07: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12日,已有超过60家中概股先后被海外市场做空者质疑存在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不完全、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等问题,多达42家中概股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证交所停牌或勒令退市;而目前因退市已遭集体诉讼的达30家左右。一连串打击之下,中概股中目前股价处于1美元以下的公司有34家,股价低于2美元的公司已达82家。
对于中概股为何在海外遭遇集体“围剿”,与会各方主要持有两方面观点,一是认为海外资本大肆做空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中概股遭集体做空,与企业自身运作体制以及多种客观因素有关联,如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关系沟通不畅等。
前纳斯达克OMX集团亚太区负责人、现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上市推广部高级总监蓝博文会上表示,根据以往案例,中概股公司中存在问题的只是个别少数公司,这部分企业主要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来故意隐瞒一些问题,进而规避监管。
不过,今年以来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对中概股展开集体调查,以及PCAOB(美国上市企业会计监管委员会)对中概股企业的跨境审计问题连续发出公开警告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多数“资质清白”的中概股企业也受到了负面影响。一家在美上市公司高管表示,海外做空机构通过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甚至“莫须有”的报告达到做空获利目的,而中概股公司最终虽然通过法律等手段证明了自身清白,但外界对于公司的顾虑却未因此消除,客户、金融机构的质疑也会对公司的业务经营和融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面对现状,业内人士从多个角度给予“自救”建议。沃特(中国)财务集团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张志浩指出,在美上市企业未来要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完善的内控程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最重要的是有真实的财务报表,从而改变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来随着中概股股价的大幅下挫,一些自认为价值被低估的企业也有意采取“PPP”策略(上市——退市——上市)寻求国内上市。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