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强制分红”制度消弭“铁公鸡”
2011-11-16 17:07: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证券市场,“活跃”着一大批 “铁公鸡”。据统计,仅2010年既不现金分红、也不送股的企业就高达798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7%。到2010年末,上市时间超过5年、且5年内从未进行过分红的个股已高达414家。另据Wind数据的统计,近10年来(剔除今年上市IPO企业),有173家上市公司未曾有过一毛钱的现金分红,而这些“铁公鸡”这10年间的再融资金额近400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虽然对投资者十分吝啬,但对自己却十分慷慨,大股东套现行为越来越严重。据报道,仅今年以来发布重要股东增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就有758家,合计净卖出股份数量为41.746亿股,为去年同期2.55倍,套现金额达到了619.96亿元。更为恶劣的是,一些企业在分红方案除权除息后的几天时间内,大股东就开始大幅减持。
上市公司给不给投资者分红,如何分红,分多少红,不仅关系到投资者利益,也关系到企业形象,更关系到股市的健康发展。一家上市公司,如果长期不给投资者分红,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应付一下,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就不可能好,久而久之,就会被投资者抛弃。近年来,不已出现了一些“铁公鸡”被投资者逐步抛弃,增发等融资得不到投资者响应,以至于多家上市公司融资计划泡汤的现象了吗?
也正是因为对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没有相应的约束与规章,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股价和市值不靠业绩来支撑,而是靠炒作来维持的怪状。只要有人炒作,业绩再差的公司也能把股价炒得很高。反之,则股价就很低。这种怪状造成的最坏后果,就是投资者无法按照公司业绩判断投资的目标和方向,而必须“跟风”炒作,给市场投机和大股东套现等留下了不小的空间。
所以,证监会将采取“强制分红”的办法,规范上市公司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不仅是一项十分明智、十分现实的举措,而且是一项利企、利市、利投资者的多赢举措。
对投资者而言,“强制分红”政策的出台,由于给企业上了一道“紧箍咒”,不分红,就不能上市;不分红,就会受到相应处罚。企业自然会越来越重视业绩,重视企业的效益。而那些依靠炒作维持股价和套现等的企业,就在市场无法立足。那么,投资者也就不要再去跟风炒作,而是可以根据对企业业绩、成长性、市场性等的判断,选择投资的方向和目标形成良性循环。
而从市场来看,由于“强制分红”政策的推出,企业不能再简单地依靠“书面业绩”来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而必须投入真金白银,自然,“滥竽充数”者就不敢再想着如何上市了,而上市公司也不能不多想想如何按照市场规范去运作了。久而久之,市场就会变得越来越规范、有序。
当然,要使强制分红政策有绝对的权威,仅靠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在招股说明书中确认,凡长期不分红的企业,特别是没有现金分红的企业,可以延长或不允许大股东上市流通。另外,对长期不分红、又经常亏损的企业,勒令退市。规定不允许连续三年不分红的企业到市场再融资等。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准确、及时、有效。
治市信号已经发出,上市公司漠视分红的顽症能否得到根治,且拭目以待。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