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内地电影市场比高电影回归大众
2011-12-02 00:47:50 来源: 评论:0 点击:
针对近日比高电影院抢滩内地市场的动作,采访了首席执行官兼中华影业总经理印钢先生。印钢在电影院行业从业20年,曾担任华纳兄弟国际影院中国区总监。今年与著名笑星周星驰的比高集团一起合作营办了比高电影院公司。其入行前职业为建筑师,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国外设计了一个电影院,为影画行业吸引,从此与电影业结下不解之缘。在过去十年间,由他亲手设计和建造的电影院已达170家,至今年底将达约200家。
誓提高中国软实力
在印钢眼中,一个强大的国家除了军事及经济出色外,还需具备软实力。而软实力则体现在其民族文化之上。“到现在,我们仍到处看到别人喜欢穿牛仔裤、喝可乐及星巴克咖啡、欣赏美国电影与音乐,可见美国的文化对于全世界的影响力举足轻重。那么我们中国的文化呢?”
中国拥有六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相比只经历过二百年风雨的美国,绝对蕴藏着其它国家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价值。印钢认为电影正是最好的渠道去宣扬中国文化,提高中国的软实力。“电影是一种媒介,可以影响众生,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及影响力。如美国迪士尼的代表人物米奇老鼠创立于1928年,但到今时今日,有关他的动画片还在播放,已经影响了四代人。”印钢认为适当地注入人情、文化及精神等元素的电影,比任何的媒介更具感染力。然而有了好作品,仍须拥有一个良好的传播平台,电影院就是一个大众与独特结合的传播平台,电影院拥有其他传播方式无法超越的硬件设施,并且电影院具体独有的环境气氛。只有借助这个平台才能把电影的影响力扩散得更快。印钢也表示目前国家也意识到发展电影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并于十二五规划中列出有关条文,大力支持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相信电影文化产业将会飞速发展。
电影娱乐普及大众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指数也大大提高,但为何在国外属于家常便饭的电影消遣娱乐,在中国却迟迟未能普及?印钢认为国内同胞想到电影院看戏,却没有足够的戏院,供需不平衡,其次就是票价过高的问题。“中国的戏院除了设施及技术不足外,还有地点过于集中,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等,另由于票价过高,令入座率偏低。如一线城市只有14.3%,其他城市更只有一成,但如韩国等地的入座率可达38%。”为了让更多人享受看电影的乐趣,比高电影院的票价比一般的票价低,每张介于10元至15元,比现时至少35元至150元不等的票价偏低不少,履行了“让电影回归大众”的宗旨。
据了解,比高的戏院目标入座率为30%,其中有部分戏院已经达标。印钢指出:“比高位于杭州及西安的两间戏院已于上周开业,目前集团共有6间戏院营业,料年底前经营共9间戏院。”除此之外,集团计划于三年内,组建至少36家戏院,银幕共260张,及座位至少30,000个。印钢有信心将于五年内,助比高电影院成为全国三大电影院营运商。对于中国电影业的前景,印钢表示面对中国13亿人口,中国电影票房只有100亿元人民币,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人口却是美国的4倍,相信国内市场观影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票房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也有助电影院行业的发展。印钢希望与比高携手推动国内的电影院业务发展更上一层楼,走向世界水准。
做对的事 找对的人
“为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为了中国电影的明天。”这是印钢背负的使命,也是比高集团的宗旨。至于他与周星驰的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彼此拥有着同样的抱负,期望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扬开去。
另外,交谈中他对周星驰更加是赞口不绝,“他是一位好好先生,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对工作的热诚和敬业乐业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又赞扬星爷的电影不知不觉间,已于港人意识形态中留下根深柢固的印象。“跟周先生走在美国的街头,不少人拉着他合照,一天更至少发生三至四次,反映他的电影已成功把中国的文化冲出亚洲。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也是我跟他合作的原因。”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