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控未放松的背景下,前十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面积增速继续下滑。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9923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31.1%,为8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增速放缓;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709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0%,较1-9月12.1%的增速继续收窄。
-
10月,未开工的房地产用地约为21.3万公顷,其中住宅用地16.5万公顷;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45.5万公顷,其中住宅用地35.5万公顷。据国土资源部分析,按照开发建设周期,这些已供应的房地产用地将逐步转化为房屋有效供应,存销比的变化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促进房价合理调整。
易居认为,“目前,楼市寒冬逐渐从一二线城市蔓延到三四线城市,全国商品房市场全面降温。”
不过,易居在报告中也提到,年内中央层面在调控力度上不会放松。但既然已出现效果,只要进一步继续保持调控措施即可,效果还将继续显现。“不过,也不会再进一步加码”,“未来几个月,如有政策变化,可能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身上。”
国房指数逼近不景气区间
开发商已经变得越发谨慎。
嘉华(中国)市场销售及物业管理总经理谷文胜认为,“市场环境会越来越差。”
据谷文胜介绍,嘉华中国目前现金流不错,但现在市场变化很大。该公司眼下的权宜之计是,对于已经开盘的项目会慢慢销售,没开盘的项目暂时不会选择推盘。
宝华集团副总裁杨健也认为,开发商不太会在年底急于推盘。
“现在已经11月份了,急需现金的开发商已经通过这波降价回笼了资金,资金状况还可以维持的企业都会等过了年再说。”杨健说,上海10月有些楼盘甚至是零成交,很多楼盘月成交都是零零星星的几套。国庆之后的打折风没有持续多久,也没有扩大。
开发商的心态,在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上亦有所体现。
10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0.27,比9月份降低0.14个百分点,是最近26个月以来的新低。
易居在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分析,目前国房景气指数尚未完成筑底,在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形势下,未来国房景气指数仍将继续处于下行通道,四季度将跌至100以下的不景气区间,预计明年二季度前后可能会探明底部。
连续5个月下降后,国房景气指数已经在临界线左右徘徊。“国房景气指数”以100为临界值,指数值高于100为景气空间,低于100则为不景气空间。
非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还提到,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1365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与1-9月持平,高于市场预期。
财新网援引美银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的观点称,如果扣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10月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加速。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师李慧勇则提到,10月投资的结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分行业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非房地产投资增速在加快,“这可能代表了未来投资增速变化的趋势”。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四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占比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605.1万亩,同比增长40.8%。从供应结构看,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用地和基础设施等用地,同比分别增加40.3%、14.0%和74.8%,分别占供应总量的34.5%、29.4%和36.1%。在国家重点发展水利等政策带动下,基础设施用地的数量和占比增长明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货币政策出现“微调”迹象 _
下一篇:楼市拐点是否确立有待观察 _